小学生古诗

时间:2024-02-13 16:50:06 作者:笔砚

优秀作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永远的朋友: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他们就像阳光一样,永远温暖着我。

小学生必背古诗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古诗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5、《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1、《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3、《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4、《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5、《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6、《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7、《。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9、《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0、《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2、《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小学生必背古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学生古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学生古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

解落三叶秋,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6、《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0、《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1、《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4、《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5、《陶者》。

北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26、《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7、《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8、《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9、《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0、《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2、《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5、《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8、《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9、《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2、《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4、《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6、《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9、《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0、《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学生自编古诗

小丽因视力严重下降,看什么东西都模糊一片,所以她决定去配一副眼镜。

来到医院,经过验光师验光,很快就配好了眼镜。小丽戴着眼镜走出了医院。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心里满是高兴,洋洋得意地回了家。

这下鼻子不干了,它对眼镜说:“眼镜兄弟,你到哪不好,偏偏到我这儿?请你走开,你太重了,我也经不住啊,万一我的鼻梁被你压塌了,你也没有好日子过!”

眼镜听了鼻子的抱怨,只好陪着笑脸,拍拍鼻子说:“兄弟,我能给主人带来光明,你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呢?”鼻子就是不答应,想方设法让眼镜离开自己。当小丽拿出钥匙准备开门时,说是迟,那时快,鼻子用力一顶,眼镜飞出去了。只听“叭”的一声,小丽摸了摸鼻子,发现眼镜没了。无奈之下,只好趴在地上,东摸摸,西摸摸,找到的不是眼镜,而是早已四分五裂的碎片。

小丽一下子又回到了之前那模糊一片的状态,她只好跌跌撞撞地进了门。可又不知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刚好鼻子撞到了墙上,鼻子只觉得自己酸溜溜的,只见一滴滴血滴在了地上,鼻子叹了口气:“唉,这又能怪谁呢?”

小学生课外古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绝句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生必背古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从军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明月照长城。

3、客中行(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军行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唐)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9、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10、春行即兴(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1、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13、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4、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6、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8、惜牡丹花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9、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0、离思(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1、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2、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3、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4、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5、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6、官仓鼠(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五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27、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8、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9、云(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30、焚书坑(唐)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31、己亥岁(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32、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33、淮上渔者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34、再经胡城县(唐)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35、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36、寄人(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37、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8、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9、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0、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41、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2、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43、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4、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5、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46、南园(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47、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8、过清华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9、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0、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1、少年行(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钱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52、少年行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53、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54、贫交行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55、绝句漫兴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小学生必背古诗

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小学生作文

老大徒伤悲。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2、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3、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4、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简析】。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6、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7、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8、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简析】。

小学生雪的古诗

作者:康海。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拓展延伸】。

柳宗元在散文和诗歌方面都有大量著作,著有《柳河东集》。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他继续著文、作诗,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揭露社会的黑暗。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说理性。柳宗元还和韩愈共同提倡古文运动,是古文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被世人称之为“韩柳”。他们反对内容空洞、形式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形式自由、通俗适用、便于说理叙事的散文,如寓理深刻精炼的《捕蛇者说》,简短鲜明、讽刺性强的《黔之驴》等。值得注意的是,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具有明晰的政治意指,并非是单纯地为了改变文坛风气和文体样式,他们的目的其实是力图对当时门第森严的社会弊病和中央集权旁落的政治乱象等进行革新。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被人们所传诵。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吟咏山水,暗地里则是在借景抒发作者内心的郁郁不得志之情,是一首典型的托景言志的山水诗。诗人用极其冼练的笔法,形象地描绘了白雪茫茫中山无飞鸟、路无行人的凄凉景象,勾勒出了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在寒冷的飞雪中和寂静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反映了他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

诗题“江雪”:指江面上的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和“万”这两个数词都是虚数。这里是用了表示多数的夸张手法。如“千条江河归大海,万朵葵花向阳开”,其中的“千”和“万”也是虚数,并非实指。“绝”:断绝,绝迹,没有了。径:小路。踪:脚印;人踪,人的脚印。灭:就是“无”和“绝”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天上没有飞鸟的影子,路上没有行人的脚印。以上两句是写江上周围的寂静景象,作者尽管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却在暗中描绘了一副漫天大雪的图景。正是因为大雪铺地,所以山上的鸟飞得无影无踪。路上行人的脚印也被大雪覆盖得没有一点踪迹。这种间接描写的手法比直接写大雪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是诗人运笔的独到之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孤单的一只小船。蓑:蓑衣,是用一种草编织的防雨雪时披在身上的衣服;笠:斗笠,是用竹片编的.帽子;“翁”即渔翁。“蓑笠翁”就是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独自,与“孤”相呼应。寒江雪:寒冷、飘雪的江面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乘着一条小船,在寒冷的江面上冒着风雪、独自垂钓。这两句诗也是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回应。至此,一副“寒江独钓图”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也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位披蓑戴笠、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

我们知道,在描写的对象里熔铸作者的感情,这是柳宗元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以是观之,《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的自喻和化身,孤舟独钓则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和凛然难侵,而全诗意境的高洁和孤寂正是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由于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意蕴,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诗多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关于《江雪》的朗读应该如下进行。(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停顿;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诗中的“千”和“万”是两个虚数,言其多。“绝”和“灭”是写大雪中自然环境的寂寥无声。诗人运用了典型概括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副人迹罕至的图景,所以这四个词都要读得重一些。“千山”、“万径”之后要有一个小的停顿。后两句要突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因此,“孤”、“独”、“寒江雪”都要读重音,而在读“孤舟”和“独钓”时声音可拖长一些,如此才有利于把渔翁孤独的心境表现出来。由于全诗的基调是深沉孤寂的,因此朗读时的声调可稍低些,速度也以稍慢些为宜。

小学生古诗扩写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古诗扩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太阳西斜,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然而前面那粉嫩粉嫩,水灵灵的荷花在向我招手。那就去看一看吧。小舟在水面上留下弯弯曲曲的水痕,仿佛也留恋这样的美景,执意尾随小舟去和荷花打招呼。

啊,真美!我凝视着那蓓蕾初开的花朵。外层的花瓣呈现浅红色,而内层的花瓣还是羞答答的水粉色。荷叶似乎知道她怕羞,特意半掩她的美丽容颜。这更加衬托出好的高贵圣洁,仿佛一碰即碎。

清风,吹开了这幅画下隐藏的秘密。怕羞的荷花纷纷从荷叶下露出了她们的.笑妍。有小花骨朵,有含苞欲放,有蓓蕾初开,有正在怒放的。造型姿态无一雷同。我沉醉在这幅画里,一切事物都抛在脑后了。

不知不觉中,早已日落西山,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才回过神来。发觉自己已经深入荷花群里,早已过了该回家的时间。此时,荷花们的笑妍都变成了焦急,在催促我离开这里,赶在天晚全黑下来前回家。

小舟划开水面,以极快的速度循着来路返回。那条水痕万分留恋荷花们,也还是被拉了回来。一路上归巢的鸟儿被小舟惊动,惊起一大群。我抱歉地对它们笑笑:你们已经回到家了,可我还在急急忙忙赶着回家,还请谅解我的打扰。

夕阳西下,抚媚荷花,惊飞鸥鹭,一叶小舟,一幅如梦似幻的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是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的第一句。想想看,一千座山上没有飞鸟的踪迹,都飞走了,路上没有一个行人,都因冬天的寒冷而消失,让人感到冬天的寒冷。仿佛也让人看到了一片闪着银光的孤独的雪地,那儿好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千”“万”这如此大的数目诗人都用了,可见诗人心中的孤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叶孤舟,在偌大的江里显得如此弱小。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人,孤零零地坐在船上,在寒江大雪中钓鱼。这位钓鱼之人就是柳宗元。他因为政治之乱而被贬。读了这句诗,可以想象到,那一幅孤独凄苦的寒江独钓图,以及他心中的不屈和不满。可他能向谁诉说呢?难道向这孤独的雪地诉说吗?真是太可怜了。

仔细看看,将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千万孤独”,再进一步,在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前用“千万孤独”分别填充,这样之后,上一句诗为下一句诗做铺垫,则是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一个路人,一只鸟兽飞出,与他做伴,只有他一个,孤独地钓鱼。

王朝腐败,官员被贬,现实太残冷。柳宗元的诗,真令人感慨万分。

小学生必背古诗

上次妈妈回来看我,给我买了好多课外书。还特意给我买了一本《80首》。我平时不太爱看书,所以一直把它们放在角落里。这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后感,我正在发愁时,弟弟提醒了我,古诗中大有文章呢。于是,我立马去拿出它来。这次认真的翻看,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游子吟》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爱的母亲,为了要给出走的儿子,亲手缝制了衣服。心里一直在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园。就像小草那稚嫩的幼芽,就能报答了春天的阳光所给予的温暖与生机。这首诗成了千百年来有口皆碑的母爱颂歌。

读完这首诗,我才更深深的体会的,母爱的伟大。她很慈祥,很勤劳,很爱自己的儿子,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通过这位母亲我联想到自己的妈妈。我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虽然我们离的好远,但我总觉得妈妈一直在陪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非常着急,又加上路上堵车,妈妈急忙把我从车上抱起,往医院跑。我迷迷的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满头大汗,但是她停也没停的一直跑。当医生说,我病情稳定时,妈妈的脸上才露出会心的笑容,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孝顺妈妈,报答妈妈。

而回想一下,现在21世纪,独生子女的社会,个个娇生惯养,对父母经常性的辱骂,甚至大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无处不在,让你肆意索取,让你坦然接受:世界上有一个人,她默默无闻,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你,而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

我爱我的妈妈!

小学生必背古诗

今年暑假我读了《词》这本书。边读边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让我记忆深刻,而且我还因此在“国学达人”里做题得分做到了“礼部侍郎”呢!

书中有很多劝慰、警醒世人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句来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勤奋努力,要不然到老时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一首《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掷地有声、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这些诗句代代相传,鼓舞激励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书中还有很多描写美景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来自贺知章的《咏柳》,让人看到了无数刚刚抽出嫩芽的柳叶随风摇摆,仿佛垂下了千万条的绿丝带。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因为调皮的蜻蜓的到来赋予了初夏小池的动感之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图,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达诗人夜宿农家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很多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步成诗的曹植,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诗圣”杜甫,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诗仙李白,喜欢他朴实无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喜欢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奔放;喜欢他“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神来之笔;更喜欢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诚地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书中的每一首诗都被注入了它独有的诗魂,仿佛带我进入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宝贝啊——《词》。

小学生必备古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回来啊!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瘵士仍未回还。要是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解】冒着深秋冷雨,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理解】清晨一场细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闲,旅舍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光,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理解】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太阳光照在香炉瀑布上,四周都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一般的垂挂下来;飞奔而下的水流,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银河从天上最高处直往下落一样。

【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理解】李白乘船将要起程,忽然听到岸上有人手拉着手,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走来。即使桃花潭水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深厚情谊。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到东边的扬州去了。这正是繁花似锦柳绿如烟的暮春三月。我望着他乘坐的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那片白帆的影子也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这时候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遥远的天边流去。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理解】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解】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晴朗的蓝天飞翔。透过窗子望见积雪经年的西山雪岭,门外停泊着要到东吴远行的船只。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理解】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汝点着锦官城。

【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理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着,草绿了,花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泥土解冻了,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鸳鸯舒适地睡在沙洲上,成对成双。

【原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理解】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理解】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西塞山前,白色的鹭鸶在欢快的翱翔,粉红色的桃花在迎春怒放,清澈碧绿的江水潺潺地流淌,鲜美的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戴上青箬笠,穿上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悠闲地钓鱼,哪里还用得着回家呢!

小学生经典古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陶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低禾下土。

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学生必背古诗

80首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