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词

时间:2024-01-22 12:40:06 作者:笔舞

优秀作文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这些优秀作文范文都有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赏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篇目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古人以凤凰为祥瑞,所以凤凰来止往往要造楼起台,为的是留住那份有关凤凰的辉煌记忆。后人登临凤凰台,每每会想象凤凰的风姿。先秦时,秦穆公为闻箫而来的凤凰筑台的传说,就屡屡见于古书。即便凤凰来去不定,甚至一去不返,凤凰台终究是长久流存的。不过凤凰流连之处想必太多了,以致凤凰台散落各地并无定所。南京的凤凰台,也得名于凤凰的亲临,但与别处不同,它更成名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所写的金陵凤凰台,故址在今天的南京城西南。关于凤凰台的位置和它的名称来历古代说法不一。李白作诗的时候也未必搜求故实,或许只是诗人就凤凰台的名称进行想象和发挥罢了。随着李白诗流传得越来越广,他的诗句反倒成为金陵有过凤凰台的最有力证据了。元代诗人和评论家方回说过,李白这首诗虽以凤凰台为名,却不以此台为局限,他的心目游走于台上之景,更游走于台外的风光。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四两句虽然是互文见义,却因时代的循环往复,又带出了一点历史的悲凉。孙吴东晋以至后来的宋齐梁陈,总共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南京,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是史家的说法,也是诗人的说法。李白写金陵的诗,常常怀思古之幽情遥想六代,凭借昔日宫殿与当今荒草的并列,依靠曾经美人与眼前坟墓的转换,将朝代的变故更迭缀合成盛衰兴亡的哀愁。

三四两句却是虚实的糅合,由眼前想见不在眼前之景。“吴”“晋”指的是孙吴和东晋;“花草”“衣冠”一个代指美女,一个代指官员;“古丘”意即坟茔;“幽径”意指墓道,都是前代的遗迹。幽径与古丘可以说是眼前之景,花草与衣冠却早已不在眼前了。然而花草与幽径,衣冠与古丘本是一体,彼此可以说有前世与今生的联结,又有生存与死亡的转变。因缘于这样的转变,这样的联结。繁华虚妄如梦的故事,便在时空的交汇处和盘托出。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是南北相连的三座山峰的合称。“三山半落青天外”,说的是从凤凰台望去,三山渺远只有一半在眼里,另一半则落在了天外。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次经过南京的时候,也曾经登上凤凰台。远望三山,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真的走到那个地方,陆游说距金陵才五十余里。这种观感似乎可与李白目中所见相互印证。水是长江水,有的说是“二水”,有的说是“一水”,“一水”是就江流的整体而言,而“二水”则就江水环洲流过的部分而论。称谓虽有不同,视角亦有分别,但意思却是一贯。“二水中分白鹭洲”,说的就是白鹭洲将长江水一分为二,与“一水中分白鹭洲”的描述其实是一样的景致。

白鹭洲位于南京西南江水中,得名于白鹭来聚,与凤凰相比,白鹭虽然也是天上之物,却算不得神鸟。白鹭的来去大抵是时令变化的缘故。凤凰则不然,它乘兴而游,尽兴而返,并不遵循物候更不眷恋台阁。如果说凤凰是人的想象,那么凤凰台就是人对想象的不舍。有了台的守候,凤凰似乎也有了皈依,这是筑台人的痴念。诗人则有凤去台空江自流的惆怅,纵有台的守望,凤凰依旧一去不返了。登台而望,有时看到一片实景,有时看到一片虚景,所谓实与虚,不过是眼前与不在眼前的分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看似写登台所见,其实是在写不见,不见的'凤凰、不见的王朝,不见的半山、不见的江水,不见的白日还有不见的长安,这一连串的视而不见,便是这首诗全部忧愁的凝聚。而忧愁的缘故,李白说得似乎很直白。即所谓“长安不见”。七八两句有两个典故,浮云蔽日为其一,长安不见为其二。浮云蔽日是一个传统的譬喻,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句云:“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大约是李白诗句的字面出处。

汉初陆贾在《新语》中说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明也”。浮云比喻小人,白日比喻贤主,这才是真正的出处。长安不见,说的是晋明帝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有人从长安来,其父元帝以长安与太阳哪个更远问他,明帝答曰,日远,因为没有听说有人从日边来。次日元帝重问明帝,则答曰,日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故事充满了智慧,也充满了忧虑。日远终究是看得见的距离,而长安却远得连距离都看不见了。长安不见与浮云蔽日两个典故相衘接,贯穿叠合,才构成这两句诗意义的圆满。从长安不见的本事回看第七句,白日为浮云所蔽,诗人举目而不见日,亦即看不见贤主。从浮云蔽日的比喻看第八句,长安代表的自然就是皇帝。奸臣媚主,忠良放逐,皇帝与诗人之间有着重重的阻碍,隔着凤凰也飞不到遥远距离。

李白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

李白这首诗,有人说是他遭受高力士等陷害排挤,离开长安以后所作。有人说是诗人流放夜郎遇赦返回,重游金陵时所作,并无定论。这两个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诗人的逐客身份,不同之处,则在于放逐的时间和原因。李白一生寻求仕途功名,不过从未成功。与其说是不得赏识,毋宁说是不得作为。所以李白对东晋建功立业的谢安青眼相看,在其诗中多有表露。

他跟随永王璘顺江东下的时候就写过“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名言,大有自比谢安之意。他对金陵的情感,对六代尤其东晋的情结,可能也与谢安相关。这种情感归根到底是一种抱负未能施展的寄托。《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固然可以解读为诗人某个生命节点之中突发的怨艾,也可以当作贯穿其一生的纠结。即求仕不遇,求隐不安,百般挣扎,始终徒劳。此诗之好或许并非在它背后的寓意,而在诗人将寓意转化成了可见的景观。台阁、古迹、山水还有历史,仿佛一一收获了李白的心事,而后又将他的心事埋藏起来,彼此像是有了默契。诗人的忧郁也因此变成了凤凰台的哀愁。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赏析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峨眉山的秋月,恰是一弯琼舟,航行在天空,月光用温柔的嘴唇吻入嘉陵江激情的水中。沐浴在这多情的月光里,我乘舟离开清溪与月儿一起驶向三峡,本想与你握别,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来,我只好悻悻顺流下重庆了。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李白童年的古诗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白古诗词鉴赏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前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后一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这两首诗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少年行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其三。

君不见,

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尽管专门吟咏少年的诗数量不及模山范水、状物言志之作,但这类诗大都写得富有诗味,颇具特色。李白的《少年行》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少年行”,属乐府旧题,古代诗人一般以此题咏少年壮志,以抒发其慷慨激昂之情。李白的《少年行》,一组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这《少年行》沿用乐府旧题,也皆以寥寥数语勾勒少年形象,摹写其个性特征。

李白的《少年行》,刻划的是一个豪爽倜傥的少年形象,因而,诗中写少年紧扣其个性特点下笔。敲打着乐器喝着酒,背着宝剑唱着歌,一个风流少年的豪爽跃然纸上,这是李白对自己年轻时候的一种回忆,也只有李白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当他经过旧时燕国的土地时,认识了那里的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燕国在现在的河北一带,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之士”的说法,那里民风豪放,正是李白所向往的生活。李白在那里和豪杰们相处甚欢,大家下棋玩乐,鲁句践是战国时代的人,和当时的荆轲在邯郸下棋赌博,最后却互相争吵起来。这是李白希望大家要和谐相处,别和古人一样闹得不开心。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赏析

《天末怀》由创作,被选入。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一首和《梦李白二首》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诗中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怀念和同情。《唐宋诗醇》:"悲歌慷慨,一气舒卷,李杜交好,其诗特地精神。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天的尽头。当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所以说天末。

2.君子:指李白。

3.鸿雁:比喻书信。

5.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老天总是妒忌有文才的人,文章好了命运就不好。

6.魑魅: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它喜欢有人经过,以便吞食。这又是比喻李白行程凶险。

7.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旧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8.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韵译】。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评析】。

天宝初,青年杜甫在齐赵一带初遇当时已名满天下的谪仙人李白,“醉卧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从此结下了唐诗史上俩位泰斗的不渝友情。李杜之交,既有诗文的同好,更有命运的同怜。生性沉挚的杜甫,既对天才不羁的李白钦仰备至,又为他傲岸不驯的性格深切忧虑。十数年过去了,当此李白西南流放之日,正是杜甫辞官向蜀,行经秦州时。类似的才高不遇、中心获咎的经历,使杜甫对李白的思念更为强烈,以至到“三夜频梦君”(《梦李白》)的地步;了解也更为深刻,“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京师收复,贵盛煊赫,攀龙附凤之时,何以命运对天才如此不公?本诗就作于这种心情之下。

当第一阵秋风从天边吹来时,诗人陡然想起了流贬途中的故友:季换时移,凉冷侵入,你感到的是什么呢?是萧瑟的寒意?是望乡的悲思?还是天才的不比寻常的兴感?诗人多么希望传书的鸿雁能捎来李白的.音讯,“几时到”轻轻一问,显示了诗人的盼切是如何的殷恳,然而江湖万里,秋水荡荡,连鸿雁也难以度越,适足以引动诗人同样茫茫的忧思。

前四句,忧思同天末来风油然而起,经过两层设问,更似秋水般地浩浩荡荡涌动不已,既见出了诗人对故友出于心愫的关切,也见出了这忧思业已化作了不尽的长恨。由末联可见,诗人已将对故友的怀念,升华到了对千百年来不平社会现实的责问:从屈原到贾谊到李白,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为什么总是才士不遇,志士遭谗?于是我们也更深地体会到了这联警策的深意。“憎”字、“喜”字用语极险刻,悲愤极深刻:文章佳好,本应为造物所喜;却为何反而被“憎”厌、“憎”恨?可见出世之才必不为世人所解:而水那边窃“喜”才人经过的魑魅,当然是影借伺机谗人的宵小,越是“喜”,则越见得他们心地的卑鄙龌龊。屈原流放湘南时,曾因悲愤不可遏,作《天问》以自抒,我想,“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联警策,正可为屈子的悲问作答。

情名作。

李白童年的古诗词

年代:唐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诗词:《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诗词:《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合沓牵数峰,奔地镇平楚。

中间最高顶,髣髴接天语。

李白诗词:《从军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诗词:《玉阶怨》。

年代:唐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诗词:《侠客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诗词:《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年代:唐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诗词:《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诗词:《蜀道难》。

年代:唐作者: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古诗词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古诗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童年的古诗词

玉台孤耸出尘寰,碧瓦朱甍缥缈间。

爽气遥通天际月,沧波不隔海中山。

潮平贾客连樯至,日晚耕牛带犊还。

安得此身生羽翼,便乘风驭叩天关。

天台晓望。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他的诗句是天台山最佳广告词——李白与天台山。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家喻户晓。这位举世闻名的唐代诗人,曾经两次踏入天台山,留下了《琼台》、《天台晓望》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在《琼台》一诗中写道:“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句诗,堪称宣传天台山的最佳广告词。连帝王宫阙都不想住,却要到天台山来,可见天台山在诗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有吸引力。李白来天台山,既是来看望他的'老朋友——隐居在天台山修道的司马承祯,也是体验孙绰《游天台山赋》中描述的“山水神秀,仙源佛窟”的神秘。他在《天台晓望》一诗中所写的“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诗句中,“赤城霞”就源于孙绰“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天台山的无比喜爱与留恋,写出了“安得生羽翰,千秋卧蓬阙”的愿望,希冀自己长出翅膀,作鲲鹏,得羽化,从此生活在天台山。

诗人钟情天台山的炽烈情怀,跃然纸上。李白虽然没有在天台山长住下来,但天台山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天台、桃源、赤城、玉京、石桥、国清寺等地名,不时出现在他的诗作中。在写别的地方时,他有时会把天台山拿出来作比较。写富阳普照寺和歙县兴唐寺时,李白就把它们与天台山国清寺对比,开头一句都是“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可见天台山的景物在李白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李白、孟浩然等人,是唐代较早来到天台山的诗人,后来刘禹锡、杜牧、元稹等一批杰出诗人,都曾为礼佛问道、寻觅心灵家园而跋山涉水寻访天台山。有唐一代,共有400多位诗人游历或栖居天台山,接近收载于《全唐诗》2200余位诗人的五分之一。现在所说的浙东唐诗之路,就是由唐代众多诗人足迹与沿途景观串联而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一条由杭州到天台山的独特的旅游风景线。笔者最初思考“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诗人寒山隐居地、唐诗之路目的地、**济公降生地和徐霞客游记开篇地”这“天台六地”时,曾考虑其中一地写成“诗仙李白钟情地”,后来觉得到达天台山的唐代诗人是以李白、孟浩然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因此最后改为“唐诗之路目的地”。

正是李白唱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心声之后,许多诗人步其后尘来到天台山。后人为了纪念李白,在华顶山上建立了太白读书堂,明代王士性写过《华顶太白堂觞别》一诗、清代潘衍桐写过《唐李太白读书堂碑记》。太白读书堂位于华顶峰南坡,几经湮没,又几度重修,至今仍存。

诗人李白的古诗词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6《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8、《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9、《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古诗词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童年的古诗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2、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闺门中妇女思念在外的丈夫,算不算写爱情呢?难道婚外情才算?

3、秋浦歌之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歌声传情。

4、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当然友人之间也可以相思,但从“此时此夜难为情”分析,思念美人可能性更大。

5、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源自爱而不得。

6、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和《西厢》中“琴挑”的场景相似。

7、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妇思念远征的丈夫,无关乎爱情?

8、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主题同上。

9、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野外村姑遇见公子,有诗经“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意,相思无限。

10、久别离。

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此乃丈夫在外,接到妻子的家信,想起妻子的模样。

11、清平调。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白乐山写《长恨歌》歌咏爱情,那么这首同样写太真明皇,算不算爱情呢?

12、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接生死相许”,由雁而写人之爱情,太白此诗则由双燕写情。

13、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美人思夫。

14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这个有点婚外情的暧昧。

15、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怪叔叔对邻家小萝莉那点感觉。

16、邯郸南亭观妓。

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顾美人,请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

――虽是狎游,但逢场欢笑,处处留情。

17、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

18、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19、赠段七娘。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这是对风月场所某妈咪动情了。

20、别内赴征三首。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对妻子的依依作别,“行行泪尽楚关西”,这种夫妻之爱,让人羡慕。

21、长相思两首。

(一)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二)日色将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前一首,男人思美人,后一首,妇人思离家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