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习题(精选15篇)

时间:2024-03-26 20:07:03 作者:笔尘

总结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总结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一个节点。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收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学习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小学数学的单元练习题

一脱式计算。(20分)。

7.02+11.38+20.940-(2.75+2.25)。

9.5+4.85-6.1385.7-(15.3-4.8)。

二简便运算。(55分)。

2.5+4.6+7.59.14-1.43-4.57。

77+2.7+2.3+230.38+0.36+2.64。

0.48+0.74+0.52+0.2612.36-5.64-4.36。

3.9+0.1-3.9+0.15.6+2.7+4.4。

19.92+15.4-9.920.9+0.99。

440.98-(87.4+160.98)。

三、列式计算。(25分)。

1、6.6和3.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2、从20中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差是多少?

3、9.16与2.84的和,再减去8,差是多少?

4、3.5加上多少后,结果是1。

5、从5中连续减去4个.05后,再加上5,求和是多少?

小学逻辑数学练习题

对比分析法在数学学习的应用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类比对象的选取,选取具有一定相似度却又存在差异的类比对象的能力,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因而在解读数学问题时,应该快速剔除无效信息,抓住问题实质,挑选恰当的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挑选不容小觑,如例题:试问一公斤的土豆重,还是一公斤的豆腐比较重?说土豆重了吧,这就是干扰信息导致的对比分析对象选择失误的鲜活例子。对此,认知学家给出了科学解释:对干扰信息的剔除占用了一定的认知资源,导致用于关键问题解决的认知资源不足。因此,学生应重点抓住题目中两个“一公斤”,既然都是一公斤,就不存在谁重谁轻了。

二、整合与分化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合是指整合相关信息,全盘把握已出现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条件和未知数学问题;分化是指分步进行数学的分析和问题答案的组织,最后再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学分析思路。以下通过一道典型应用题进行整合与分化法运用说明。假设你手上总共有500元人民币,想存入银行,现在银行提供两种储蓄方式,一种是两年定期存款,即两年期间一直将这笔钱存在银行里,每年的年利率为2.43%;另一种则是先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一年,一年到期后连本带利取出来,再将本息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每年的年利率为2.25%,问该选择哪种储蓄方式以到达收益的最大化?根据整合与分化方法,这道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一)掌握解题信息,整合数量关系。

这是道信息含量十分丰富,解题背景相对复杂的一道数学应用题。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整合与解题相关的有用信息,全盘把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明确已知条件和未知数学问题,这道题要充分考虑两种情况,对比两种储蓄方式的最终受益。

(二)分情况、分步进行细节问题的探讨。

根据第一步的信息整合,结合数量关系,分情况进行分析。

(三)整合解题思路,完善答题过程。

结合第一步整合和第二步的分化分析,重新整理解题思路,形成完整的解题答案(如下表),根据图表数据,整合答案:储蓄方式一:通过这道例题的简单剖析,可以总结得出:整合与分化方法就是从整合—细化—再整合的过程,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数学应用题来说效果尤为显著。

三、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定理通常是通过抽象化的数学符号呈现,数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就是:具体实例—抽象概括—实际运用。

(一)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丰富。

数学认知思维的飞跃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的积累的基础之上,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不应该急于一时,没有丰富的数学知识的积累,是不可能成功抽象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二)掌握数学抽象概括的具体实现方法。

从认识角度看,抽象概括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实现认识飞跃的能力。在积累了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应及时进行数学的抽象概括思维活动,实现数学认识质的飞跃。有些抽象概括活动需要反复进行,不能在进行了一次后就停滞不前。

四、结语。

数学逻辑分析框架下的四大部分:对比分析(也称为类比法)、整合与分化、数学逻辑互推和抽象概括,是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中的基本方法。要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数学学习基本规律,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并从其中三个角度探究数学逻辑分析能力的养成策略,而对于逻辑互推的能力培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对逻辑互推的培养策略也将成为教师日后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研究重点。

文档为doc格式。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题论文小学数学小练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六十二。

六()三十六。

()五十五。

四()二十。

三()十二。

五()二十五。

三()得九。

()六二十四。

2、计算。

12÷3=。

15÷3=。

12÷4=。

10÷2=。

16÷4=。

20÷5=。

25÷5=。

20÷4=。

6÷2=。

24÷6=。

18÷6=。

9÷3=。

3、列式计算。

(1)把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被除数是25,除数是5,商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4)除数是9,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

(5)20除以4,商是多少?

(6)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7)除数是9,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

(8)元元用4天时间读完36页的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9)把27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4、口算。

6÷2=。

8÷4=。

20÷5=。

24÷4=。

16÷4=。

9÷3=。

25÷5=。

12÷6=。

30÷6=。

10÷2=。

15÷5=。

20÷4=。

5、应用题。

(1)吴老师有30张卡通画片,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画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24只羽毛球,平均装在4个盆子里,每个盆里装几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根跳绳3米长,学校买来18米塑料绳,可以剪成几根跳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1)班有学生30人,平均分成5个组,每组有几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题。

(1)分一分,填一填。

一共有()个圈,

每2个一组可以分成()组;

每3个一组可以分成()组;

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组;

每6个一组可以分成()组。

7、小东和他的6个同学共浇了42朵花的.任务交给,平均每人浇几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56个西瓜,每筐放8个,可以放几筐?如果有7个筐,平均每个筐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块小方砖高5厘米,要想堆45厘米高。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方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老师带着16个孩子去划船,每条船可以乘坐4人,4条船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校买来48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6盆,可以放几个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校买来48盆花,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可以分到几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根绳长6米,这根绳的长度是短绳的3倍,短绳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的小学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绘制统计图时,要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该选用________统计图,只需要看出数量多少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总数,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________。

3、一年级(2)班实到48人,缺勤2人,出勤率________。

4、在制作统计表时,为了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常常要用到________。

5、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________。用它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________,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________________。

7、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________,根据数量的________描出各点,再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8、________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9、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________同________之间的关系。

二、判断。

1、100增加后10%,再减少10%,结果不变。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成正比例就是成反比例。()。

3、所有的自然数至少有两个约数。()。

4、把10克糖放在10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10%。()。

5、圆锥的体积比圆柱。()。

6、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

小学数学练习题

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米,其中一条边是10米,另一条边是15米,再另一条边是()米。

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1米、15米、18米、9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米。

4、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

5、长方形是()相等,正方形是()相等。

6、一个长方形,长13厘米,宽6厘米,周长是()厘米。

7、用8根2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8、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和()。

9、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10、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

1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是()倍。

12、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周长是()。

1、一个长方形长是36分米,宽是20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100米。()。

3、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比三角形的周长长。()。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24分米。()。

5、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是4倍。()。

6、一个长方形长10分米,宽5分米,它的周长是15分米。()。

7、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的一半是9厘米。()。

1、根据长方形的长、宽和周长三者中的二项求另一项。

长宽周长。

10cm2cm20cm30cm5cm13cm36cm100cm。

2、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求周长,或根据周长求边长。

边长周长。

36m100dm4m21cm。

1、一块长方形的地毯28厘米,宽15厘米,求地毯的周长。

2、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5米,宽2米的长方形,求铁丝长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周长是36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用一根多长的铁丝刚好围成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7、有一块正方形的手绢边长15厘米,要在它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8、一根牙签长6厘米,用4根牙签摆成一个正方形。

(1)它的周长是多少?

(2)如果拼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至少要用多少根牙签,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9、下图是一个大的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把它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求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填空练习题

1、53是位数,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

2、62与27的和是(),差是()。

3、84比36大(),16比28小()。

4、比13大20的数是()。

5、9元6角比5元4角多()元()角。

6、76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7、从右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8、一张课桌大约高65()。

9、100里面有()个十;()个一是十。

10、比89大,比92小的数有()。

11、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的差是()。

12、79后面第4个数是()。

13、和9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5、写出5个个位上是9的数:()。

16、填元、角、分。

(1)、1枝铅笔4()(2)一个文具盒8()(3)一双运动鞋95()(4)一只烤鸭38()(5)一块橡皮2()。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枝铅笔长15()(2)黑板长3()(3)一间房高3()(4)你的身高是120()(5)一本书厚1()(6)一张方桌宽90()。

列式计算。

1、我已经做了35道题,还有28道题没有做,一共有多少道题?

2、被减数是76,减数是48,差是多少?

3、比93少25的'数是多少?

4、一个加数是38,另一个加数是46,和是多少?

5、比24大30的数是多少?

6、小红拿了3元钱去买铅笔,用了2元6角,还剩多少钱?

8、树上有43只鸟,第一次飞走了25只,第二次飞走了12只,树上还有多少只鸟?

9、我一共有85张邮票,分给小华26张,分给小聪38张,还剩多少张邮票?

10、苹果43千克桃子29千克梨18千克。

(1)苹果比桃子多多少千克?(2)一共有多少千克水果?

11、小轿车36元汽车17元面包车25元。

合唱班电脑班棋类班钢琴班。

(1)三种玩具车一共要多少元?

(2)买汽车和面包车一共多少元?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12、(1)参加合唱班和钢琴班的共有多少人?

(2)参加电脑班的比棋类班的多多少人?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34483052。

(3)参加合唱班的比钢琴班的多多少人?

13、(1)()班收集的多,()班收集的少,多()节。

(2)二班和三班共收集多少节电池?

(3)一班比四班少多少节电池?

统计的小学数学练习题

二、统计。

1.学校图书室里有一张存书情况统计表,部分数字残缺了,请补写完整。

1998—2000年存书统计表。

2.五年级四个班植树,每人植的棵数相等,共植树360棵,请把下表填写完整,并列成统计表。

五年级各班植树情况统计表年月。

3.拿一枚壹角的硬币,从桌面上约4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3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落下后的情况“壹角面”向上“国微面”向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余数复习题

二、两步计算应用题。

4、有三种鸡,白鸡127只,黄比白多35只,黑比黄多59只,黑有多少只?

三、连减。

3、有1根电线长900米,上午用去275米,下午用去345米,还剩多少米?(也可先加后减)。

四、加减混合。

1、一年级学生157人,女生108人,一年级37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多少人?

2、二年级男生157人,女生108人,一年级比二年级少48人,一年级多少人?

3、一年级有37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38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共多少人?

4、果园里苹果树137棵,梨树127棵,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数与梨树棵树的总数少135棵,求桃树的棵树。

5、商店里原有衣服380套,卖出290套,又购进175克,现在有多少克?

6、复读机178元,游戏机203元,付4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五、乘加乘减。

1、同学们擦门窗,每间教室有4扇窗户,教学楼上共有24个教室,擦了38扇,还剩多少扇窗子没擦。

3、每张纸可写15个大字,小明再写8个字就写满3张,小明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4、绘画组有4组,每组16人,书法组比绘画组少20人,书法组有多少人?

6、小军体重26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小军的3倍少10千克,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余数复习题

1、边长是()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明年是()年,每年的7月、8月共()天。

3、学校买了12个排球,一共用去276元,每个排球()元,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4、90的18倍是(),()的48倍是336。

5、5米=()分米=()厘米。

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米=()平方分米1小时25分=()分。

36个月=()年。

6、省略7629这个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宽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和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盘围棋赛,上午8时半开始到下午4时10结束,共用了()小时()分。

9、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分米,在这个正方形的四个角剪下4个边长是分米的小正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4%。

1、1米=100平方分米。()。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3、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周长相等,正方形面积小。()。

4、26除任何数,余数最大是25。()。

三、计算。38%。

1、直接写得数。4%。

4020=580=9624=。

1240=450090=070=。

2、计算。24%。

28025562827。

350+1209484067+360。

3、文字题。10%。

8除360的.商乘以24,积是多少?

250加上750除以40,商是多少?

四、应用题。36%。

3、一个粮食加工厂,8天加工面粉360吨,照这样计算,

(1)16天可以加工面粉多少吨?

(2)要加工面粉1260吨,需要多少天?

4、一堆煤,每天运走12吨,25天可以运完,如果要20天运完,每天要运多少吨?

5、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临河,其余的三面围上篱笆,篱笆总长12米,求这个菜地的面积。

小学数学余数复习题

一、填空。

1、物体的()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叫做它的面积。

2、计算面积要用()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5、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6、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每相令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7、2米=()分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14()课桌面积有28()。

教室地面有50()操场跑道长400()。

黑板面有4()一条黄瓜长2()。

9、长方形长4米、宽3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10、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长是16分米,宽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它的.周长是()。

二、在()内填适当的数。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平方分米=()平方米600厘米=()米。

4300平方分米=()平方米5米=()分米=()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三、在o里填上、或=。

5平方米6平方分米o560平方分米。

400厘米o4米60平方米o600平方厘米。

四、判断。

1、5平方米=50平方分米。()。

2、6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无论拼成什么图形,它的面积都是6平方米。()。

3、一个长方形的宽50米,长200米,周长250米。()。

4、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面积是2平方分米。()。

5、钢笔的长度是14分米。()。

6、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7、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8、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这两个条件。()。

9、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

(1)乙的周长比甲短。()。

(2)乙的周长比甲长。()。

(3)甲的面积比乙大。()。

(4)甲的面积比乙小。()。

五、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2厘米,这个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部电视的荧光屏是长方形,它的宽是34厘米,比长短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一块正方形菜园,它的四周用长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求这块菜园的面积。

5、李伟绕正方形操场跑了3圈共计1200米,求这个操场的边长是多少米?

7、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是30米,如果它的边长增加5米,现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选择。

1、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面积()。

a、一样大b、长方形大c、正方形大。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7分米,面积是()。

a、28平方分米b、49分米c、49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3米,周长是()。

a、24米b、22米c、4平方米。

4、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叫做它们的面积。a、多少b、长宽c、大小。

5、火柴盒的面积大约是12()。

a、平方厘米b、平方米c、平方分米。

6、小方沿长80米,宽40米的操场走一圈,她走了(),操场的面积是()。

a、120米b、240米c、240平方米d、3200平方米。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12厘米。

a、4b、10c、22。

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a、6厘米b、6平方厘米c、9平方厘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3倍,它的面积也随着缩小()。

a、3倍b、6倍c、9倍。

10、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短的是()。

a、长方形b、正方形。

七、列式计算。

1、30平方分米里面包含多少个50平方厘米?

2、把312平方厘米平均分成26份,每份是多少?

3、4平方米是800平方厘米的多少倍?

八、看图计算。

1、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求阴影部分的周长。(3)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分米。

九、应用题。

4、有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米,一个长方形的宽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长比这个正方形边长的2倍还多1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余数复习题

课内知识: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加法竖式成立。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课外趣题: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a、31b、39c、55d、41。

1。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加法竖式成立。

解答:

解答:28÷4×3=21(人)。

【三年级】。

解答: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2。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那么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多少张?

解答:利用鸡兔同笼的想法,假设都在进行单打,那么应有12×2=24人,多出34-24=10人。把单打变为双打,每个台子需要增加2人,所以双打的台子有10÷2=5张,单打的台子有12-5=7张。

【四年级】。

解答:开始写的2、4、6,记为(偶、偶、偶),按操作无论擦去那个数,都变为一奇两偶,以后每次都得到一奇两偶,不可能得到像(97、2009、2004)这样两奇一偶的情形。

解答:第一次留下的是2的倍数位上的数字;第二次留下的'是的倍数位上的数字,第三次留下的是的倍数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最后删去的是第=256位数,256÷9=28……4,最后删去的是4。

【五年级】。

1。一个两位数除72,余数是12,那么满足要求的所有两位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

解答:由题意知,所求的两位数应是72—12=60的约数,还应大于12。在60的约数中,两位数有10、12、15、20、30、60这六个数,大于12的有:15、20、30、60这四个数。所以满足要求的两位数有4个,分别是15、20、30、60。

2。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a、31b、39c、55d、41。

解答:5、9、17三个数除以4都是余1的,任取5张,也是除以4余1的,所以是d。

小学数学余数复习题

1、有三个数,甲、乙平均数是21.5,乙、丙的平均数是22.5,甲、丙的平均数是16,甲是(),乙是(),丙是()。

2、三个质数倒数的和是a/231,a等于()。

3、在比例尺是1:5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田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这块田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4、有一个比的比值是5,已知这个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的和是23,写出这个比是()。

5、在一个比例中,每个比的比值是0.7,四个项的和是374,两个外项的最简比是21:80,这个比例是()。

6、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2/3,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数是()。

7、已知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15余4,还知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196,那么被除数是(184),除数是()。

8、甲、乙两数的和是28,如果把甲数的2/9给乙数,这时甲、乙两数恰好相等,原来甲数是()。

9、一种商品原价是200元,出售时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又降价10%,第二次降价后是()元。

10、小明上山每分钟行50米,16分钟到达山顶,再按每分钟80米的速度按原路下山,那么,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米。

小学数学基础练习题

1.直接写出得数。

8240÷5=。

21300÷25=。

7÷125=。

36024×125=。

3724×11=。

387×101=。

5432×15=。

37×48×625=。

(72+63)÷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7)(4+7+……+25+28)-(2+5+……+23+26)。

(8)199++19999+199999。

7.有一群鸡和兔,腿的总数比头的总数的2倍多18只,兔有几只?

9.编一本695页的故事书的页码,一共要用多少个数字?其中数字“5”用去了几个?

10.编一本辞典一共用去了6889个数字,这本辞典共有几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16、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17、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2)还剩多少斤?

19、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2、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25、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26、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8、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小学数学钟表的练习题

1.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2.时针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时针走一格是()小时。

3.下面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

4、过1小时是几时?(40分)。

5、下面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

6.请你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

7.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8、用两种方法写时间。

9、根据时间画上分针。

10、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

11、半个小时后是几时?

12、根据时刻画出时针和分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