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的变革: 学校管理人员的视角(专业19篇)

时间:2024-04-28 03:55:05 作者:笔舞

学校教育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有前沿的科技和知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校总结的例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形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诸方面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表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关键词:教师行为;转变;教学技能;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依据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知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行为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新者。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迫切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各个层面上做出战略性的调适。

1.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价值是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学生“以学论教”。研究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二是研究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三是研究合作交往实现交往互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研究现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交会互动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的学习环境,设置问题情境在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在认识发展同时,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创造良好的利于师生共创合作交往,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始至终呈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必需发生转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造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立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适当方式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探索热情更高,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注重指导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还要注意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交往,指导他们确立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使他们的需要不断升华,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3.教师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情况问题尤为突出,教师应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专业问题的探索者,新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进“时态性”,教师在成为动态的研究者过程中,既培养了教师自觉反思行为,又密切了教师群体间的合作关系,使动态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教师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一般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或者说是从教学中不明白情况出发,确立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到研究的起点;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对材料进行分析。通过阅读资料、选择资料,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解释,得出结论,构建行为策略。在行动研究中应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明确行动策略的实施和行动策略成功的标准,分析行动策略检验可能发生的问题等。教师成为动态研究者在具备研究能力的同时,必须成为现代研究型教师,这是实现教师行为转换的前提。教师能通过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充实知识结构,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加大新教学理论学习与分析的力度,使积累经验不断提炼、发展,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进行研究的良好习惯;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论对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提炼、升华,用更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研究过程是教师不断充电的过程,对完善师德人格,提高专业素养,形成终生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4.教师还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点和消积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者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价,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去,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要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其次,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向学生的学习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教育转变。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改进,坚持不懈地对自己的知识观念进行更新、重组,使自己永远成为适应时代的研究型教师。

教师节朗诵稿分角色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教师节朗诵稿分角色,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灿烂。

我们歌唱九月,

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九月,

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一片真诚的祝福声中,

请您干杯。

九月的乐章已经奏响,

请接受我们九月的献礼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女: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

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女合:这就是我们崇高的劳动!

男: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桥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铺设跑道。用智慧和毅力,用生命和挚爱,塑造着一代人,塑造着一个伟大的时代。

男合:这就是我们崇高的事业!

女: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花的芳香,叶的浓荫。

教师的梦境,常常是甜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甜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

女合:这就是我们执著的追求!

男: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撒下心血点点;绽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日历上只有春天,生活中只有播种。

男合:这就是我们无私的奉献!

女:用灵巧的手,栽种永吐芳香的桃李;用深沉的爱,培育永不凋谢的花朵。

女合:这就是我们宏伟的志向!

男:一个常年和孩子在一起的人,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希望永远会跳动在心间;一个忘我耕耘的人,形象在孩子们记忆中鲜活;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自己的心必然是扬起的风帆。

男合:这就是我们精神的支柱!

(女:)看一年一度絮飞柳长,(男:)耐一年一度蝉鸣酷热,(女:)咏一年一度秋雨潇潇,(男:)搏一年一度风雪严霜。(女:)身无华贵,心系天下;(男:)读书万卷,情思育人。全合:这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女:有人说,老师是托起太阳的人。可我要说,我们是严冬里的火炭,酷暑里的浓荫,湍流中的站脚石,雾海中的航标灯。

男:在孩子们心中,我们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男:我们一生清贫,越是清贫志越坚;我们精神富有,桃李芬芳满人间;三尺讲台酬壮志,一颗丹心照九天。一代师表千秋业,巍巍师魂万世传!

男:是谁在暗夜里点燃缕缕烛光?

女:是谁种下秋季的片片金黄?

男:是谁把理想的光环播送到远方?

女:是谁用知识的火焰把我们的心灵照亮?

男:是谁创造着祖国新的辉煌?

女:是谁昭示了民族的希望?

合:是您,就是您!

我最亲爱的——老师!

男:一身朴素的衣装,

映射出您品格的高贵!

女:一道慈祥的目光,

点燃我心中的理想!

男:一支短短的粉笔,

写下了您生命的篇章!

女:一方三尺宽的讲台,

耕耘着您毕生的希望!

男:一次亲切的鼓励,

促进了我的健康成长!

女:一次善意的批评,

擦去了我心中的迷茫……。

男:衷心地感谢您呀,老师,

是您,点亮了我心中的烛光!

女:衷心地感谢您呀,老师,

是您,昭示了民族的希望!

男:您把全部的心血,

都倾注到了我们的身上。

女:请看那作业本上的丝丝红线,

就是您的血浆!

男:您把全部的热情,

都投放到了我们的身上。

女:请看一走上讲台的您,

焕发容光,精神成倍地增长!

男:您把全部的幸福,

都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

女:请看那学生发奖的仪式上,

您的笑容最最绽放!

男:教育改革春潮起,

您又走到了新的长征路上。

女:学习新课标,教授新课程,

您总是显得特别特别繁忙。

男:教育信息化,追赶现代化,

您又坐到了计算机旁。

女: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您说,要不这样,就会下岗。

男:亲爱的老师,您的努力我们知道,

在我们的心中,您永不下岗!

女:教师佳节,一年一度,

恩师深情,百年难忘!

男: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

我们衷心地祝您——。

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从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和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中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激励者;教学的研究者。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着高中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一、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先制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然后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单向传输,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彻底的“应试教育”,使教师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因而,要促进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统向重发展转变,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引导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探究方法和步骤。

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给学生抄写生字、词语解释,接着给这篇课文分段,写出段意;然后,逐字、逐句、逐段地讲述整篇课文,再归纳中心思想,最后讲解课后练习题,整篇课文到此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说理互动,共同发展。同样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应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解决以下的问题: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课文哪几节是记念刘和珍的,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加深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作者为什么将写作动机放在前面,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这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师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存在霸王作风,动不动就大动肝火,轻则用言语挖苦讽刺学生,重则体罚学生,这些恶劣的做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激励者。教师要由关注学生学问性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体验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在与学生课堂的相处中,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称赞学生,用鞭策、激励和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建立自尊与自信。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课的独到与快乐,让学生在充满激情和新鲜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下列方法激励学生:(1)破题激趣,先声夺人,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年龄特点。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课程魅力四射,自身乐在其中,受益无穷,学习欲罢不能。(2)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如,一些看似很枯燥的说明文,学生不愿意看,可引导学生说,学生对说感兴趣,自然就想说,想说就会多说,多说就得到多的练习。练习越多,自然就会说得越好。

三、教师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践教学,也要。

为理论发展作出贡献,还要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理论反思。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改的效率。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科学,这样才能完成由“教书匠”“语文傅师”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偶然性的联系,能够在教师那里不断地形成新的专业知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在这种情境中能够体验到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的欣喜。语文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加入到研究者的行列中,研究学校职能的变化,研究教师评价的变化,研究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的这种多样性、变动性,最终让教师成为一个决策者,而不再只是执行者。

今天,整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应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细致的态度来推动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东教育出版社,.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点还存在着误区,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制约着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以及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教师角色指的是在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变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殊角色。它是具有社会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的行为特征,教师扮演着的社会角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研究教师角色问题既可以帮助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正确的评估教师,提高他们做教师思想工作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教师增强角色意识,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地位、任务,顺利实现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角色的新定位是刻不容缓的问题。1.教师角色代表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地位也就是教师权力和责任的集合。这里的教师权力指的主要是作为专职教育者所拥有的自由权,教师责任指作为专职教育者所必须履行的特殊社会责任。2.教师角色蕴含着对教师的期望,某种社会地位一旦被承认,与它联系的角色就会出现,同时逐渐产生了社会或者群体对角色行为的期望即角色期望,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教师,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甚至过于苛求。3.教师角色行为的产生。教师角色行为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刻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会产生角色意识,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这一角色。4.教师角色是一种心理需要,当教师产生了相应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认同并亲身实践后,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角色期望要求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外化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5.由于不同的时代里面,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基础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化。语文教师角色从属于教师角色的范畴,语文教师的角色期望以及角色行为不仅要符合教师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规定,更要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子概念,有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必须服从语文学科的特征,掌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等。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内实行民主性策略。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益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在充满信任、宽松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扬个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不细细的体察,是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可靠的朋友。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以及活动的产生、班干部的决定要以民主的胸怀,充分尊重学生的集体决定。

2.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自主性策略。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动脑来获取知识,才能发展聪明才智,发挥自主性。

3.关注学生发展,实行激励性策略。

赞赏是一种接纳、认同以及肯定,要求教师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平常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要及时表扬由创新意识的学生,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还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都要依靠教师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该谨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一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独立、鲜活的个体,变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工作角色读后感

我们很多的班主任从来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角色,每天在繁忙中度过。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辛苦劳累中度日。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每天之所以累、苦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积累反思我经常的给自己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当我清楚了自己的角色我就会从中寻求到工作的快乐,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快乐。

1.快乐的农民。

2.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我经常的反思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真正的重点在那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比维护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了。只有内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没有健康的心灵,只拥有强壮的体魄是真正可悲的。就如计算机拥有在好的硬件缺乏优质的软件也是一堆“高档”的废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软硬件相匹配的教育,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医学上最难医治的是“精神病”而不是生理上的残缺无法医治。因而,我经常的用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追求,合格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再者,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拥有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不会被外边纷繁的世界而打破平静的心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耐得住寂寞(其实,真正拥有了追求他会感到很充实很忙绿很快乐。)。因此,我认为我们一个班主任(或者说教师没有比培养、呵护学生健康心灵更重要的事。)应该做好学生健康心灵的守护神。

3.医生的角色。

我经常的想,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哪一个医生对我们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改天再来。”或者对我们的病情夸大“你已无可救药了”等之类的言辞。即使真的得了重病,医生也会和颜悦色的隐瞒真正的病情。为什么医生会如此的耐心,给患者希望。因为人一旦拥有了希望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与自信。再者,医生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总能尽力的做到“对症下药”。再回头看看我们所做的,当一个孩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所谓的麻烦的时候我们会从当初的耐心变得判刑“绝症――你已无可救药”。当一个孩子因为成长(我经常的强调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在生病――所谓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所犯的错误,并不是危及生命的重病,却被我们(也许是真正的庸医)给诊断为“绝症”。一个本应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被我们一个处方就结束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此时与那些杀人的刽子手又有什么区别,若说有就是我们“犯罪”之后照旧“逍遥法外”。我们的一个处方就是自己“解脱”了,将束缚我们的“枷锁”抛给了孩子。孩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摆在孩子面前的就是前途一片黑暗,破罐子破摔。我非常的反对学校开除学生,因为当我们将一个学生开除就意味着医生将一个患者推向了“太平间”。孩子为什么被开除?是因为他的行为习惯差,更使人头痛的是他屡教不改。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将孩子开除(当然更多是至高中,初中有的是变相的开除,阶段性的让孩子回家“反思”这不就相当于医生将一个患者没给开药就回去等待奇迹――病魔自我消除。其本质就是让患者自我死亡。)的时候就是孩子精神、自信基本完全消失的时候。一个缺乏自信,精神接近崩溃边缘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与一个庸医将一个可以拯救的患者直接送入“太平间”有什么区别。我的职责不就是为需要“医治”的孩子以希望吗?不就是孩子需要我们给指明方向的时候给予引领吗?不就是孩子孤独的时候给予帮助吗?我们做了吗?给静下来自我反思、检讨了。我们所做的是庸医做的,还是良医做的。给孩子的“处方”是希望还是绝望。

4.战略家。

我认为我们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家。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比如一个班级在初一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二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三达到怎样的目标。整个初中三年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每个阶段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该又应该如何的规划部署,将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规划进行战略部署。然后再按部署实施已达到预期的的目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我们的合理规划。我自从03年毕业就担任班主任工作,每个班级我都要进行战略规划。经过三年的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不是在做班主任而是在享受班级建设过程中的快乐(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同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我建议我们班主任不妨换个角色,是自己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家,通过行动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5.班级的灵魂。

我的家族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分为上下两个院落。我爸爸经常的对我讲我们这院的人没有他们那个院得人有本事。因为你的爷爷太过老实,不会做大事(我另外的一个爷爷在外面上过班)。我爸爸的论调因而一直的影响着我,我也认为我们不如人家。因此,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常的被我同龄的叔叔“欺负”我认为是天经地义――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他们。久而久之,那院的人自我也感觉他们很是优秀。直到我读高中,到大学毕业我才明白是爸爸的“理论”给我幼小的心灵买下了自卑。如今我作为老师,就不应该再将我小时候的“自卑”传递给我的学生。我们大概都看过电视剧《亮剑》,李云龙之所以令人钦佩不是他的长相,学历。而是他的那种精神,一种面对剑客敢于亮剑的精神。是李云龙的精神打造了一支舍我其谁,充满霸气与战斗力的独立团。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又是如何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的呢?我听到更多的是我们不如城里的学生,因为他们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比我们优越等之类的教条。时间久了,学生就成为了我们这院的人――自卑。人生的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谁的错,难道是学生天生就认为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人家那院的人吗?《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教授在人的成长三棱锥学说中说:“神通都是天才――意志商数;天才都是斗士――品德商数;天才都是圣徒――气概商数。”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不是智力商数、意志商数,而是气概商数。王东华教授在书中有详尽的论述,我也认同其观点。如果孩子的发展真如王东华教授所说,那么我们的(乡下的学生)学生难道一出生就缺少了城里孩子的“乞丐”。事实并非如此,更多是我们的暗示、引导是孩子缺失了成才的必备条件――乞丐。在《带兵要学解放军》这本书中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就是一群狮子;绵羊带领一群狮子就是一群绵羊。”根深层次的反映了我们班主任的责任之重大。我更多的时候认为我们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生在黑暗中迷茫时给他们以光亮的明灯。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人的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幸运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班主任,那更是他一生的福气。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幸运者、幸福者。

文档为doc格式。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新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都要以学生为本。

一、教师是促进者和研究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向教育的促进者角色转变。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拥有一切权利,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受教师的关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接受“应试”教育,接受教师的评定。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此外,教师还是研究者,教师应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出一个起点为开端,这个起点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师个人希望投入精力去追求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再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在情境得到认识与理清之后,教师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如果行动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那么这一轮行动研究就宣告结束,接着再进行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如果行动策略被证明无效或者需要完善,就需要对情境进行更进一步的审视,并发展出新的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直到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

二、以学生为本。

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后,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我认为:应当将音乐艺术融会于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中,既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它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可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陶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同时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并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美的感染中获得美的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各要素极其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及对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感知和把握等;二是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同时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性和成功感;三是培养鉴赏能力,因为音乐欣赏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悦的阶段,它还必须有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的即兴演奏、演唱和小品表演,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目标,也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执行力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变革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尽管管理者作出很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策略,然而企业最终也难逃失败的结局,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策略虽好,但缺少执行力!市场经济充满竞争,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和其竞争对手间的差别就在于双方的执行能力。如果对手在执行方面比你做得更好,那么它就会在各方面领先。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成功不仅要有好的策略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执行力!有关调查表明:成功的企业,20%靠策略,60%靠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我国的企业已经纷纷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并以“执行”的好坏来判断企业或个人的“执行力”高低,更有一些管理学家把2003年定为企业“执行年”。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一:管理者必须具备执行力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具备执行力。如果某一管理者认为从事管理工作不需要执行力,所谓执行就是下达命令后由下属去实施的话,那么说明这个管理者角色定位有问题。企业执行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管理者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更应着重于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观念变革。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层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够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就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应该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该具备相当的执行力。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二:管理者需要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

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既要重视策略又要重视执行力,做到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两手都要硬!策略和执行力对于企业的成功来说,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策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南,由策略再去导出各式各样的执行方案。

管理者不应将执行力和策略割裂,把它们看成完全对立的部分。一方面,管理者制定策略时应该考虑这是否是一个能够切实得到“执行”的策略。无法执行的策略形成以后只能束之高阁,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用策略的眼光诠释“执行”, 也就是说不要陷入“执行”的泥潭,执行是需要策略来指导的。因此管理者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执行力问题。好的策略应该是与企业的执行能力匹配的。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三:管理者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

许多人认为管理者就是制定策略,而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不值得管理者费神。这些管理者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在于描绘企业远景,定好策略,至于执行嘛,那是下属的事情,作为管理者只需要授权就行。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相反地,执行应该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实际上,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环境、认清真正问题所在,然后不畏冲突勇敢面对。“知易行难”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吧!管理者制定策略之后需要自身也参与执行,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执行是否能够实现策略,原来策略有哪些应该调整,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这样的策略才是应变环境的良方。如果管理者角色定位错把忽视执行当成必要的授权,等到发觉策略不能执行,这时候再修改调整策略,可能已经晚矣。

关于管理者需要相当的执行力问题,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大呼:“我的天啊!这不是要我事必躬亲吗?我的时间可是要用来擘划高-瞻远瞩的策略!”更何况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就是事必躬亲最后积劳成疾不幸早死一直以来就成为管理者笑谈的对象么?就执行力而言,管理者不妨静心自问:“有谁比自己更了解企业的人员、营运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在环境?”唯有管理者所居的位置才能对以上问题有全盘性的了解。也只有管理者能对企业提出一针见血的高难度问题,促使各项计划不浮夸,植于现实而执行,并于每个阶段实现预定目标。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尽管管理者作出很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策略,然而企业最终也难逃失败的结局,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策略虽好,但缺少执行力!市场经济充满竞争,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和其竞争对手间的差别就在于双方的执行能力。如果对手在执行方面比你做得更好,那么它就会在各方面领先。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成功不仅要有好的策略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执行力!有关调查表明:成功的企业,20%靠策略,60%靠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我国的企业已经纷纷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并以“执行”的好坏来判断企业或个人的“执行力”高低,更有一些管理学家把2003年定为企业“执行年”。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一:管理者必须具备执行力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具备执行力。如果某一管理者认为从事管理工作不需要执行力,所谓执行就是下达命令后由下属去实施的话,那么说明这个管理者角色定位有问题。企业执行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管理者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更应着重于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观念变革。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层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够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就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应该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该具备相当的执行力。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二:管理者需要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

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既要重视策略又要重视执行力,做到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两手都要硬!策略和执行力对于企业的成功来说,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策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南,由策略再去导出各式各样的执行方案。

管理者不应将执行力和策略割裂,把它们看成完全对立的部分。一方面,管理者制定策略时应该考虑这是否是一个能够切实得到“执行”的策略。无法执行的策略形成以后只能束之高阁,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用策略的眼光诠释“执行”,也就是说不要陷入“执行”的泥潭,执行是需要策略来指导的。因此管理者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执行力问题。好的策略应该是与企业的执行能力匹配的。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三:管理者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

许多人认为管理者就是制定策略,而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不值得管理者费神。这些管理者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在于描绘企业远景,定好策略,至于执行嘛,那是下属的事情,作为管理者只需要授权就行。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相反地,执行应该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实际上,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环境、认清真正问题所在,然后不畏冲突勇敢面对。“知易行难”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吧!管理者制定策略之后需要自身也参与执行,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执行是否能够实现策略,原来策略有哪些应该调整,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这样的策略才是应变环境的良方。如果管理者角色定位错把忽视执行当成必要的授权,等到发觉策略不能执行,这时候再修改调整策略,可能已经晚矣。

关于管理者需要相当的执行力问题,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大呼:“我的天啊!这不是要我事必躬亲吗?我的时间可是要用来擘划高-瞻远瞩的策略!”更何况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就是事必躬亲最后积劳成疾不幸早死一直以来就成为管理者笑谈的对象么?就执行力而言,管理者不妨静心自问:“有谁比自己更了解企业的人员、营运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在环境?”唯有管理者所居的位置才能对以上问题有全盘性的了解。也只有管理者能对企业提出一针见血的高难度问题,促使各项计划不浮夸,植于现实而执行,并于每个阶段实现预定目标。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四:管理者重视部属执行力的培养

我们说管理者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并非说管理者大凡小事务必躬亲,管理者角色观念变革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执行能力加强的同时,作为管理者必须重视对部署执行力的培养。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事情,而不只是少数管理者的专利。但管理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他就像一个火车头,有意识地对企业进行引导,从而使“执行”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元素。管理者如何提升个人执行力并培养部属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管理者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五:管理者应致力于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角色很重要的定位就在于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如果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那么,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自愿多用心,将工作执行得更好呢?关键就在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执行力文化。

企业要有执行的文化,但很多企业充满了thinkers,对于策略的执行不是打折扣,就是找理由说大困难了,达不到。要不就是不仔细用心去考虑如何照顾细节,随便交差了事。执行力文化良好的企业,员工一定用心去做事情,讲究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

有执行力的企业一定有追根究源的文化。企业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人躲避问题,等到问题更大时再来解决;一些人只是简单地解决表面问题;而最好的做法是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依次解决。为了要培养执行力的文化,管理者要亲身参与企业的运作,对于企业的营运细节要了解得愈多愈好,优秀而卓越企业的管理者无一不是对本身业务知之甚详。

管理者要营造企业“执行”的文化。企业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所构成,所以,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一股推动企业前进的“合力”,只有依靠企业文化,“执行”也不例外。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种强烈的“执行文化”,它们注重承诺、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这一切都是“执行文化”的具体表现。

作为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任务,包括人力资源的考虑。在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中,管理者拟定的策略就像能总揽全局的地图,而不是厚厚的计划书中被奉为圣旨的金科玉律。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切都会变得明确起来。企业执行力文化比任何管理措施或经营哲学都管用。以执行为导向的企业,策略的实施能力会优于同业,因此它们会更优秀更出色。

转变教师角色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变化、课程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次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教育界的全面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生产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目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地旁听。

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或讨论,从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2.给学生心理的支持。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做到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学生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以一个促进者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放任自由,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合作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只有对自己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因此,教会学生自律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首先,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做法,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课程由统一变位多元。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其次,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加大了课程中不确定因素。新课程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个方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加大,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第三,新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上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强化了课程意识。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将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意识、实施意识、开发意识、创新意识。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

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以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研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改进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杜华。浅论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江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4。

变革教师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教师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战线中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角色和使命也在不断变革。在变革中探索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要随时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且要有志于推动教育变革,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首先,作为一名变革教师,我们要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教育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内容不断更新的领域,教师要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持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在教育变革中立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都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阅读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学习最新的教学技巧,以便于通过自我学习和提高来做到一个更好的教育者。

其次,变革教师还需要有担当和责任感。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去负重前行,解决教育过程的固有问题和挑战。作为一名担当和负责的教师,我深感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对于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要积极参与和关心。只有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并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才能为学生创造拓展和发展的机会,并且推动教育的变革。

然后,变革教师需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教育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在我踏入变革的道路上,我发现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团结合作,共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变革的任务。因此,我积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不断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推动团队进步。

最后,变革教师还需要有创新和实践精神。教育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教师去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变革教师,我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总之,作为一名变革教师,我们需要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与完善,有担当和责任感,团队合作和创新实践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推动教育变革,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变革中不断成长,成为伟大的变革者,并且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其他教师,共同推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注:该文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教师角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个话题。

第一段:教师是知识传授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要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科学等学科,我们都要掌握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这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同时还要将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形式,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实例和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

第二段: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角色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挫折。作为教师,我们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建议。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阳光向前。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够安心、放心。

第三段: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教师就需要发挥激励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力。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我们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通过鼓励和引导,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坚持努力,不断突破自己,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段: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他们可信赖的朋友。同时,我们要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通过与学生建立深入的友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五段:教师是学生的启迪者。

教师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启迪学生。我们要通过教育和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清自己的目标和责任,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世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让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通过启迪学生,我们将他们引向美好的未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激励者、朋友和启迪者。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激励,成为他们可信赖的朋友,并通过启迪学生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做好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下获得卓越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要:在大力推广新课程的今天,美术新课程理念呼唤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呢?本文以美术教师从灌输者变为引导者、被动执行者变为塑造者以及裁判者变为激励者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标准》的出台,美术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性蜕变更新,热切呼唤美术教师角色作出深刻转换。这种转换是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美术课程的新成长中发生的。我们首先应理性审视和反思美术教师在封闭和狭隘教育中的传统角色,使之从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移位。对于一线的美术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老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不敢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课标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

如我在上二年级手工课《手指玩偶》一课时,我在课堂设计了“大朋友帮帮我”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制作,碰到疑问引导其小组先讨论交流,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展开大讨论,确实找不出解决办法的就可以咨询“大朋友”――老师,比如有一个学习小组一开始就碰到不知道小动物的头该怎么翻折,就派本组小组长上台邀请“大朋友”,我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告诉他:你们确实有困难,应先到其他组咨询,让他们教教你们……最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互助的形式下解决了相应困难。确实有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巡视中帮助他们解决小动物的头的翻折过程,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坚决改掉一碰到问题就问老师的坏习惯。不过我知道翻折狐狸的头是本课的难点,很多学生在这一步会碰到困难,只不过是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这节课最后每一位学生都解决了困难,通过折、剪、画、讲、玩等美术活动,同学们做好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动物手指玩偶。我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思考后获得成功,并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整堂课师生关系融洽,老师又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没有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敢问、想问。使课堂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下真正动了起来。并通过玩手指玩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美术新课标》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定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对美术教科书作适当的“裁剪”,不过究竟是取是舍,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及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

三、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变成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传统型的美术课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而新课标评价理念要求美术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经过实践,我发现,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

如在上二年级《春天来啦》一课时,我播放了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变化的课件,小朋友们在嫩绿而柔软的草地上一边唱着、一边跳着,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人们的欢乐……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机,到处都有生命在萌动,作画时要以绿色调为主的特点。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那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如果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的话,或伸伸大拇指。学生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他们的一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美为本,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作为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在他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刑永富.现代教育思想.

[4]师资通识培训.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

教师角色《心得体会》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他们的引路人和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事这个职业已有多年,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学生中的重要影响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并分享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等方式,将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在学科知识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相信语文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其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我个人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要主动地去探索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尽管教师的职责是给予学生知识和引导,但教师的行为和品德更是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我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并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我注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相信,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并引领他们成长。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关怀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滋养,更需要温暖和关怀。作为一名教师,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我会倾听他们的困惑和诉求,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关心。我会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并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因为我相信,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引领他们成长。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在学生中的重要角色。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要充当学生的引路人、榜样和关怀者。我努力成为学生永远的朋友和信任的对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每一位学生身上汲取了力量和智慧,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教师这个角色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双重角色”教师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将拥有多重角色,而我,一个女人在而立之年已经完成了一生之中的多重角色的转换——从懵懂无知的女孩到充满朝气的少女,从满怀崇高理想的人民教师,继而成为坚强的母亲。如今,教师和母亲这双重身份每天都在交替着,不知不觉已有几年了,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够回味,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细细算来,我走上讲台,在教师这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近13年了,可为人之母却只有4年多。可以这样说,工作上,我是一名很称职、很受孩子们喜爱的教师,但在家庭中,我还不能算是一个好母亲。我自强,我勤奋,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一根蜡烛两头烧”:既想做一名好老师,也想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爱。在我的生活观念中,教师与母亲这两种身份并不冲突,相反,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作为教师可以给自己孩子更好的教育;而作为母亲又可以充分的理解所有学生,理解天下的父母心。有人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母爱,则是天底最博大、最伟大的爱!大爱无私,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在我的眼中他们是天使,是宝贝,是那么的纯真无暇,是那么的活泼可爱,让我一边尽情地享受着当教师的乐趣,一边又回味着为人之母的幸福。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宽容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宽容,这是我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一贯态度。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怀胎十月诞生的,他(她)的到来曾带给了家庭无数的喜悦,无尽的希望,是可爱的天使。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家长的信任,让我有了教育、培养他们的机会,为了可爱的孩子,为了无数的家庭,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我都能够设身处地的宽容和理解孩子。

伴随着我成为母亲之时,我对学生的教育、对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则越来越倾向于家长的立场,可以这么说,许多时候,我总是以母亲的视角去观察他们的,以家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几乎每天都发生了有趣的、感人的事情。就说说我手风琴队的学生吧,其中就有许多感人的事。学音乐的人都知道,声乐、舞蹈、表演这些还有取巧可言,只要有天赋也可以一夜成名。可唯独器乐是不行,往往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的是厚积薄发,需要的是长期不懈、坚韧的努力。

练琴是枯燥的,是辛苦的。每当学生们练琴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耐心的帮助他们解决;每当学生们思想倦怠时,我总是耐心地鼓励他们;每当学生们不想继续学习的时候,我总是贴近学生的心,理解他们,时而讲一讲音乐大师的故事,时而讲一讲自己的练琴的故事和心情,还带着他们听一听演奏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纯粹的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要求和强制他们。每周的练习、每次的演出我都自己掏钱奖励学生,买些孩子们喜欢的小东西,既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又和孩子们共同分享了快乐!我的付出不完全是老师的责任,而是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可以这样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教师的做法,它已溶入了一个母亲的爱!由于工作性质(担任了学校的团队工作),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学生们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听听他们的心语。

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学生一样严格教育

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学生一样严格教育,这则是我作为母亲的做法。孩子在两岁半之前,我充分地让他享受我无私的母爱,事必亲临、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无数次累得要虚脱,为了孩子有奶喝,我卖力的吃,胖得连熟悉我的教育局的领导都认不来出本人了。断奶后,我独自一人带着这小孩,我累呀,累得我不用吃减肥药体重“飕飕”只往下掉。我记得当小孩生病住院时,望着小孩身边的吊瓶,听着小孩哇哇的哭声,我除了万分的疲惫,除了如焚的焦急、忧虑,那种无助和无奈更让我永生难忘。我还记得孩子八个月还不会爬,我这做妈的急得要命——孩子长大了小脑不发达怎么办?为了小孩,我连忙换了一套大房子给他足够的空间练习爬。别说,在短短二十天的功夫,他就可以满屋爬了,在房间里爬来爬去的孩子真给我和家人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当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我小心地跟随,细心的呵护,啊,真正是韵足了母亲的味了。

可是,当孩子满两岁半以后,我给他的则是一种很理性的爱,一种对学生一样的爱,严格要求他,培养他的好习惯。要求他学会对人讲礼貌,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让他勤于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忙做;教导他诚实守信,讲话算数;还要他学会关心家里人;规定他在家不准睡懒觉,要经常到户外做运动……但是我又很尊重他,和他平等相处,凡事讲道理,让他独立。不知不觉中,小小的他,虽然只有4岁多,在我和家人的努力下,现在很讲道理,一点也不胡搅蛮缠,也很懂事,有一颗感恩的心,经常会说:“妈妈,我好幸福哦!”,小孩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对奶奶也很孝顺。尤其对小弟弟、小妹妹非常有爱心,还很细心的照顾他们呢。白天小孩和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很活跃,很快乐,他还是幼儿园中班的小班长呢!多神气。

也许是遗传了我的音乐细胞吧,小孩对音乐也特别偏爱,不管是车上还是路上,一听到音乐就跳起劲舞,家里的无线话筒里总是传出他演唱的流行歌曲,家里歌声不断,其乐融融。小孩很爱运动,从幼儿园回家后就骑着小单车、电动摩托车在院子里满操场跑;也很勤快,常常跟着奶奶一起劳动,最好的习惯就是自己玩的玩具都收好……谁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是自卑、自闭和固执呢?谁说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不能快乐呢?把我自己的孩子当心理个案处理让我能够从狭隘的爱中脱离,上升为更加理性的关爱。在我孩子的身上不见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孩子享受着所有家人的关爱,他可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快乐帅小伙子呢!

无论是自己眼中的孩子,还是自己每天面对的'无数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天使,一个个快乐的宝贝,都值得我去花心思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去爱他们!无论自己是教师或是母亲,责任都是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痛,并快乐着!”我,作为教师与母亲双重身份最佳的感悟是:“累,并快乐着!”

朋友,你是否是一名教师,走进孩子纯洁的心灵吧,教师职业赋予了我走进千百个孩子心灵的机会,我快乐,我自豪;朋友,你是否是一位母亲,能成为一位拥有健康、聪明孩子的母亲,并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做到的,我骄傲,我幸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抛弃杂念,心无旁骛地享受这双重身份的责任、快乐和幸福吧!

变革教师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字数约200字)。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变革。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面对这种变革时,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第二段:更新教育观念(字数约200字)。

教育观念是教师变革的起点。过去,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笔头功夫,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现在,我明白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我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第三段:创新教学方法(字数约200字)。

变革需要革新教学方法。在大量研究和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前,我一直习惯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开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和项目学习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也经常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教学更生动有趣。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四段:更新教学内容(字数约200字)。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变革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是这种传授还是一种肤浅的知识认识。现在,我意识到教学内容应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会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我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字数约200字)。

通过变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教师的责任。变革教师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为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们紧跟时代潮流,积极适应变革,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师角色的转换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第三,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将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李亚东)。

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学前专业教师,应从传统教师角色中走出来,结合本课程、老师及学生自身的特点,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适合自身角色转换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前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一直存在着“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一个误区;在教学上,我们一直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分讲究尊师重道的思想根深蒂固,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就是性格比较活泼、开朗、健谈,想象力方面丰富,但在学习方面学习动机偏差,缺乏耐心和自信。

二、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1.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主宰者”的角色。而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2.教师应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换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长期以来,教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应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换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引导者,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课本与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3.教师应由教材执行者、讲授者转换为课程教学的开发者、研究者。

新课程背景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课程的立体、开放性代替了封闭。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教材执行者、讲授者转换为课程教学开发者、研究者。

4.教师应由单纯思想建设者转换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传统的教师一直被“尊师重道”思想深深束缚着,教师观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还应是学生心理的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要加强人文教育,以真、善、美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5.教师应从职业者变为生命的体验者。

传统的教师关注的是对国家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却忽视了自己。新形势下的教师在学习上是学生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有自己的生命体验。

不断地学习成为生命价值体验的需要,学生成为教师生命体验的催化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生命体验的形式,教师因此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采用情境教学与职业能力本位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完成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自觉转换自身教师角色。

1.学前专业语文教师应自觉转换自身角色,以培养学生未来生活所学的言语能力为目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语文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即言语交际能力(听、说、读、写),让学生学有所用。

除此以外,还应自足于未来,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

2.学前专业语文教师应自觉转换角色,认真钻研教材,成为课程体系的开发者。在教学中,要坚持“从教材中来,再到教材中去”的原则,应用教材要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再到“不用教材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学生将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考虑哪些内容对学生现在的生活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更有价值。

3.学前专业语文教师应自觉转换角色,成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者。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要鼓励个性化表达,允许有差距,允许犯错误,允许形成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尤其对于个性化的存在,不可用单一的标准衡定,不可用唯一的教条抹杀。无疑,通过对综合性学习的科学评价将有效地促进新课标的实施。

总而言之,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会始终处于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新的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状态之中。教师正是在这样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实现角色转变的。

参考文献:

[1]王莉颖.试论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科学.{03}期.

[2]赵显莲.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02)期.

[3]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j].中华民族教育,(06)期.

[4]李海洋,米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期.

教师角色的转换

作者简介:

黄在清:男,1967年生,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毕业。现参加《教育管理》大专自考。教育论文多次在高县、宜宾市交流或参评获奖。

论文《在体现个性中培养团队精神》参加北京当代师苑全国教育论文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收入《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萃》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收入此书全国公开发行。

论文《浅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合作》参加《教与学》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征文,荣获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并成书全国公开发行。

变革教师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传承者,教师也需要不断变革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变革对教师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变革教师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育领域的知识是非常广泛而深入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这些知识是必要的。我在变革中认识到,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其次,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去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而现在的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在变革中,我努力转变观念,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让他们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再次,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规范化和量化,缺乏个体化的关怀。在变革中,我意识到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差异。我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开展班会、心理辅导等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个学生都需要被理解和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个性化。

最后,教师需要善于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在变革中,我意识到应该善于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我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工具和技术,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多样化。例如,我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外拓展资源,利用教育APP进行在线作业和考试,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在不断变革中,我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转变观念的必要性,注重情感教育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变革,我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重角色”教师

正当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目前教育价值观和功能观正出现空前深刻的裂变,由此要求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以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这是伟大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也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态势。传统的经济理论把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视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忽略或轻视了拥有知识技术、蕴藏着巨大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劳动者及其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这种历史的错误正在得到纠正。在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开展、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老化的当代,机械重复的劳动日益降低其"含金量",而创新作为人的最宝贵的精神素质受到了空前的推崇。可以说,分分秒秒逼近的新世纪强烈呼唤着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

许多发达国家和后发达国家,为了顺应未来世纪全球战略竞争新形势的需要,主动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把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视为国家兴亡之关键所在。美日等国鉴于自身教育存在着过于刻板僵化、死记硬背、严重妨碍青年一代创新能力自由舒展的不良倾向,一直在大刀阔斧致力于教育改革,以求建构创新教育的新体系和新模式。在中国,教育的危机表现得尤为突出,创新教育这匹本可以纵横驰骋的骏马,被应试教育的粗大缓绳死死拴住了雄健而富灵性的奔蹄。因此,有识之士关于"球籍"问题的深长忧思,决非个人所为。

所谓教育危机,除了政府投入资金少、社会力量办学管道过窄、学校招生、考试、教学和分配运作机制一统化等这些外部和显性的表现外,更内在和更深层次的是教育传统和教育观念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教育精神生态"严重失衡,其本质是应试教育对人的创新潜能的埋没、对人的创造个性的扼杀。本来,创新欲望、创新冲动和创新潜能是个体生命力中最可宝贵的内核,但一统化和标准化的应试教育,无情地窒息了个体生命的创新冲动,使其在通过了教育这条流水线之后概无例外地成为社会这部大机器上的标准零部件。究其根源,规范有序的教育程式压制了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剥夺了独立自主、发奋拓进的创造个性,如果这种危如累卵的局面不能得到根本逆转,由教育差距所导致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及文化差距将无望缩小。

创新教育呼唤着教师角色的深层次更新,包括观念系统、能力系统和方法系统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以崭新的角色去完成塑造新世纪中华民族文明新形象的历史使命。

第一,观念系统的角色更新。

这是教师精神变革中最具有实施创新教育前提意义的条件。角色的全面转换从教师思想观念开始。首先是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创新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因此要求教师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而转变"学生观",即面向所有的学生去发展第一个体的创造个性。由于作为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创新教育,不是以追求少数尖子的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智、潜能、潜质,故教师必须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将"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造而教"这一价值立足点上来。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长,为发展其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要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恭顺温驯者为优秀的保守态度,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人格独立性,以创新作为人人憧憬与追攀的学习境界。

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那种在教师心灵深处积淀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观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堵塞了其回旋喷涌的思辨力。诸如目前课堂上盛行的直道式的讲授法、对学生发言的贬斥性评价,乃至考试中不可有点滴挪移的所谓"标准答案"等,已沦为教学过程中异化师生关系、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沉重锁链。这些必须从教师观念深处首先得到根本性矫正。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体势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己之见;要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做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从这层意义上说,课堂内外师生间的智力对抗和思维撞击,恰恰是民主平等之师生关系的合理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