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学的有效教案(通用22篇)

时间:2024-05-06 02:28:07 作者:JQ文豪

大班教案是在大班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设计。这些大班教案范文的内容丰富多彩,能够帮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能根据图意编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2、能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

看图意编应用题。

掌握应用题的结构。

1、教学挂图《看图编题》。

2、可提供幼儿选择的`小图案。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2)幼儿自由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列出各自的想法,并列出相应的式题。

2、看一看,试一试: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示范编一道10以内的加法题(有情节,有两个数字,最后提出一个问题)。

(2)幼儿迁移经验,模仿编题。

3、看一看,编一编:

(1)幼儿做自编的应用题。

(2)幼儿互相交流自编的应用题。

4、听一听,改一改:

教师口头出题,幼儿指出缺少的条件并补齐。

指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放学回家》:

"小明只能沿着红圆圈走才能安全到家,该怎们走呢?请你试一试。"。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学习看图按口头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探索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一棵大树的图片,各种小动物教具各七个。

3.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减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1.师:(出示大树图片,教师拿出5只猴子爬到树上)老师这里有一棵大树,有5只调皮的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小猴子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5来表示。

2.师:(再拿出2只猴子爬到树上)又有2只猴子爬到了树上,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它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

3.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猴子?我们可以怎么来表示?(师幼共同摆出5+2=7的算式。)谁来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

4.师小结:小朋友讲的真不错,5表示先爬到树上的5只猴子,+2表示后来树上又来了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的一共,我们可以用=来表示,7表示树上所有猴子的总数。

1.师:谁愿意来试一试,调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会变成怎样的一道算术题?算一算,得数是几?(2+5=7)。

2.师:(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4+3=7;6+1=7、1+6=7;)咦?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加法交换律。

1.师: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它们有一袋礼物想送给你们。

2.(出示装礼物的布袋)但是,他们说,摸到“礼物”后必须先回答对写在“礼物”背面的算术题,才能真正得到“礼物”。(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

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五页“学习7的加法”,幼儿按要求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运算。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

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1、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可请全体幼儿一起验证送的对不对,比如送5桶和8桶时。)。

3、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用手指来划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过,好吗?(教师从1-10依次用手指通过花蜜桶)。

4、教师把可以通过的数字往下移。

概念介绍:

--可以通过的都是一对一对好朋友,我们叫它双数。(同时出示字卡"双数")。

提问:双数有哪些呢?

5、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教师边指幼儿边念)。

6、现在考考你们,3是单数还是双数?(5、8、10)。

三、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师:小蜜蜂们真棒!采了这么多的花蜜,还认识了单数和双数。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把你们分成两队--a队和b队问题回答对的,那一队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看哪队得到的红旗最多,那队就是冠军,每人将会得到一份小礼物。现在比赛开始,小蜜蜂们加油了!

(一)第一轮:必答题。

请认真听题:

1、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单数。

2、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二)第二轮:抢答题。

教师讲解规则:当我说:"预备,开始"后,看哪队的小蜜蜂先举手,就请哪队回答。回答错了,机会就给另一队。

1、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单数。

2、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双数。

3、请说出1-10中最小的.单数和双数。

4、请说出比5大的单数。

5、请说出比8小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三)第四轮:附加题。

规则:两队各派一位代表进行石头剪刀布,决定哪队先回答,答对加一面红旗。(进行两次)。

1、说出我们身体上哪些是单数的?(如一个头,一个鼻子,一张嘴等)。

2、说出身体上哪些是双数的?(如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等)。

(四)比赛结束,评出本次比赛的获胜方。

四、拓展幼儿的经验。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数字。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单数和双数呢?(门牌号、车牌)。

2、(出示门牌号车牌)提问:这是什么?

那么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教师小结: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一个数不管它有多大多长,只要它的尾数(最后一个数)是单数,那么它就是单数。如果它的尾数是双数,那么这一整个数就是双数。

五、幼儿操作联系:停车场。

2、幼儿操作。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本次教学内容是排序活动,排序是将由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5-6岁具体表现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我在设计中突出让幼儿感知发现、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以故事“绿毛龟”为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生活运用,层层递进。

活动重点为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操作;活动难点是创新的排列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将采取语言引导、动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指导,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到我的故事里出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的差异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师:绿青蛙和绿毛龟已经想好要去找谁玩了,你们觉得它们来到了谁的家里?

2.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续排。

(1)可爱的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如果继续的话你知道后面会是谁吗?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样的?

(3)小鱼,它是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继续排列的话后面会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飘来了气球,气球后面会有白云,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气球的数量不变,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复的排列,我们叫它递增规律。)。

3.小结:小兔家里这么多有规律的东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称,如:小鸡、小狗、小猴这样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来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这样排的。还有的是按照数量的变化:递增、递减。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体验按顺序排列队伍的有趣。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来试一试和向日葵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动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2.幼儿体验:我们也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结:和小鱼一样有规律的排列,我们的队列有规律又好看!

(一)帮助绿毛龟和绿青蛙铺小路。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师:绿毛龟和绿青蛙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它们解决。

1.介绍操作材料。

2.启发幼儿讨论:用只有一种颜色的吸管要怎样摆成有规律的、与众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1.幼儿操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2.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从物体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师:小朋友铺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知道别人是怎么摆的就学习到了又一个方法,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摆出更有创意的小路。

1.幼儿再次操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结:小朋友的第二次创新更大胆,在数量、方向上都做了一个更大的变化。我们为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设的小路就更丰富多彩了。

1.师:今天我们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用各种各样的规律帮助绿青蛙和绿毛龟铺路,绿青蛙和绿毛龟都特别的高兴。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规律的排序,请小朋友欣赏欣赏(ppt)。

2.小结:像这样四季的轮回,还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排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姿。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吧!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的思维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画、数字1-6、符号、-、=。

2、人手三幅图片。

1、教师:以前我们玩过数字4、5的开火车游戏,今天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6的开火车游戏。

2、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嘿嘿!我的火车5点开。(集体、个别)

1、看图学习6的第一组加减法

听说小区里有许多美丽的花,这么漂亮的小区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

2、这7个小区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

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小区。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

3、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提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几号小区的?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花盆里有5朵红花,1朵白花、花盆里一共有6朵虎)

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小区的小朋友来讲述

(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3)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7个小区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4、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教师: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7个小区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

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2)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

(3)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

(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4)除了用这3数字列出一道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

幼儿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

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2、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

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

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3、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

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

1+6=7(6+1=7)、7-1=6(7-6=1)

大班数学教学教案

1、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数数。

2、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3、喜欢数数游戏,愿意感受并学习同伴的数数方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

挂图、ppt

一、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1、经常听到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和他一样多的举手。老师说一个数字,接着往下数4个数。

二、数数游戏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我知道你们能数很大的数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数正确。下面请看黑板右边,都看到了什么?(房子、树、兔子、小花)。接下来请你们看着图片,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数好后举手回答。

2、现在开始对答案

你数到的房子有几幢?

你数到的树有几棵?

小结:看来数量比较少的东西容易数清楚。

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你在哪里找到了5只兔子?草丛里有4只兔子。蘑菇房的后面有1只兔子,第6只兔子在哪里?在上面的草丛里。

你用什么办法将兔子找出来的?从上往下。

要把东西数正确,其实有方法的,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一定能把东西数好。

看看花有几朵?(10、11)哦,有不同答案,请小朋友说一说,“还藏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哦,所以你数出的'是11多,恩,不错。可是你们看看一题板上老师画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红色)那我们应该数谁?(红色的花)对啦,所以说小朋友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仔细哦!可是这么多花这能数的快呢?两个两个数。对了,两个正好是一簇一簇的。

上面得花有几朵?4朵,下面的花有几朵?6多,四朵加刘朵一共是十朵。

3、师:通过刚才的数数,发现小朋友都很棒。可是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需要你们来帮忙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幻灯片)

4、认识这个字么?对,请你们数一数带鱼有几条。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数出是8条的?为什么你要数带鱼的头呢?头比身体看的更清楚。你们也都是数头的吗?为什么要数眼睛?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有的数带鱼的头,有的数带鱼的眼睛,有的数带鱼的身体,那个最明显?眼睛,我们一起来数数带鱼的眼睛。

小结:数一堆东西的时候,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迁移:用这种方法我们来数数这些香蕉有几只?你数了香蕉的哪里?

5、这个是什么字?请你们数一数蛋有几只。

蛋有几只?有六有八?你在哪里数到六只蛋的?他把所有看得见的蛋都数出来了,还有两只蛋在哪里?在纸的后面也可能有蛋。你怎么知道后面有两只蛋呢?他用了对应的方法,看到下面有多少蛋,来估算上面有多少蛋。

小结:这一盒蛋在放的整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用估算推理的方法,看第一排有几个,算算推推后一排有几个。

迁移:好,用这种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一板酸奶有几盒?怎么知道有八盒的?下面有四盒,你就猜出上面也有四盒。总共是八盒。

6、这个字你们认识吗?请你们数数奶粉有几种?

1、看看纯奶有几盒?纸有几张?

小结:我们平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包装盒或包装袋上的数字,来得到一些信息。

2、除了这些,你还在哪还发现了这样的数字,他们都代表什么意思?

不着急,有兴趣的小朋友回到家里可以去找一找。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手指准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陪养幼儿独立操作能力。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参加游戏。

城堡场景布置,鱼、萝卜计算题卡,数字转盘,数字卡,篮子,钓鱼竿,星星贴纸。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百宝城夺宝的游戏,小朋友有信心拿到第一吗?”

听音乐愉快的跳到城堡前。

机器人出现:“欢迎小朋友来到百宝城,进城前需要把城门上的算式计算出答案才能够进入。”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手指进行快速计算,一一计算出结果。

机器人:“小朋友真聪明!欢迎你们进入百宝城,祝你们玩得开心!”

1、钓鱼。

用鱼钩从“鱼池”里钓鱼然后计算出鱼身上的算式,找出相应数字插在算式后面。

2、拔萝卜。

去地里拔萝卜,计算出萝卜上的算式题找出相应数字卡插入。

3、快乐转盘。

转动加号前后的数字转盘然后将两数相加算出答案再转动等号后的数字转盘找出对应数字,最后将计算题记录下来。

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并从旁指导。

小结各组的计算结果,算对一题得一颗小星星,看谁最多就是胜利者。

大班数学教学教案

1.学会整体观察,能按照路线规则走水果迷宫。

2.探索不同的路线,并尝试设计有规律的路线。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迷宫图各种水果图片空白迷宫图课件水彩笔。

1.创设情境,重温走迷宫经验。

小结:不管什么样的迷宫,都有进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线规则。

2.幼儿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线规则走水果迷宫。

(1)出示水果迷宫图,观察、讨论进口,出口、路线规则。

(2)初步尝试按规则走水果迷宫。

(3)交流走水果迷宫的方法。

小结:迷宫图拿到手,先找进口和出口。按照路线规则走,就能顺利到出口。

3.再次操作,进一步探索迷宫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据路线规则,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路线多。

(2)幼儿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结:原来在水果迷宫里,同样的进口和出口,按照同样的路线规则,可以有不一样的走法。

4.拓展思维,尝试自己设计迷宫路线图。

(1)提出挑战——设计路线图。

(2)幼儿自主设计。

(3)展示、检查交流。

(4)感受迷宫的结构组成。

活动延伸:把水果迷宫补充完整,请好朋友走一走我们设计的水果迷宫!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10各数的书写。

6~10各数的书写。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我们学校是围棋特色学校,“科学认读”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在孩子们下棋前的“猜先”活动中发现,这个就是“单双数”,所以,我就把这个内容提前上,让孩子了解单双数。

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引导幼儿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若干、制作课件、请家长多让幼儿见识一些带有明显特征的物品,了解图形特征。

师:小朋友,你们闻到了什么香味?(一间食品超市、一间面包房、一家点心店),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美味食品吧!

师:说一说你们手中拿的都是什么食品?什么形状?(互相说、个别说)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面包是什么形状的?展示几种食品,引导幼儿说出不同形状的'图形特征。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物品?(幼儿互相争着说)。

师:咱们生活中有很多形状的物品,如果不小心把这些物品混在一起,那可怎么办?

(引导幼儿区分整理物品,并提示幼儿用贴标签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劳动成果,并验收区分整理的物品对不对。)。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物品,你还能说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吗?(个别幼儿回答)。

2、课件展示。

师:图形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圆圆的皮球,还会变成什么?(课件演示圆形又变成了自行车的车轮,又变成了圆圆的小汽车,依次利用课件展示长方形的信封变成电话机,又变成了长方形的手机,三角形的风筝变成降落伞,又变成航模飞机。)引导幼儿想象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自身的特征变化一下就能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

3、教师继续提问。

师:你还想在未来发明创造什么形状的物品,他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好处?

随着疑问的设置,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想象力。

师:小朋友们,图形娃娃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现在请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吧!鼓励幼儿自由添画、拼贴、剪纸、捏泥,体验创作的乐趣。

展示幼儿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在评价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幼儿下课后,到区角把自己想象到的在未来会发明的物体画下来。

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建立需要在以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不断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法。根据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充分备课,提前准备。

备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备课,老师可以提前组织教学内容,充分研究课本,考虑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便提前做出准备。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备课教学定义得太过死板,没有灵活性。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充分讲解数学理论知识,全面完善教学体系,让优秀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所以说,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下,很多老师太过于应付备课工作的完成,把备课当成了一项任务在完成,而不是查漏补缺不断改进的过程。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小学生的配合。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扮演着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不仅需要老师对课堂注入更多的精力,还需要学生注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对教学方法做出一些改善。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转换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受一些外界影响的时候,老师需要先停下讲课,先让学生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再继续,否则就算赶着讲课,学生的效率和积极性也是不高的。再比如,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总是出现开小差、打盹的情况,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去警示学生,比如讲个笑话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让某位思想不集中的.学生将题目读一遍。老师还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将他们分为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小学生保持对数学探索和学习的持久热情。在小组合作中,一些平时不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也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从而积极参与课堂,这样一来,小学数学课堂的整体氛围都会得到提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普遍对老师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心理,很多时候不敢跟老师亲近,也不敢对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课堂上就表现为被动消极。小学生普遍是活泼的,积极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爱屋及乌”的原因,因为对数学老师的喜爱与否从而体现为对这门学科的喜爱和讨厌。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还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课堂上不要太过拘谨,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学习上要给予学生帮助,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些,都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广大学生的配合和努力,从而共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迸发出活力。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让幼儿继续比较宽和窄,能正确地表达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物体宽窄的相对关系。

2、除了目测比较外,引导幼儿尝试用物品作自然测量比较。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作宽窄比较的兴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宽窄不一的毛巾、围巾、手绢、纸板若干。

2、幼儿挂书第16页。

1、使用幼儿用书第16页。

(1)请幼儿看一看:图中有哪两个动物?它们长得怎样?

(2)请幼儿观察比较:哪张床最宽?哪张床最窄?它们分别是谁的?请把动物与相应的床连线。

2、使用准备好的物品作宽窄比较。

(1)教师两两拿出物品,请幼儿说一说:这两个物品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师提问:"我们除了用眼睛看,还能够用其他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宽和窄吗?"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

(3)请幼儿尝试用书本、积木等物品来对对别的物品作宽窄的测量。

1、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2、请幼儿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妈妈的大床,餐桌、书桌和茶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学习用跨步、脚印、竹竿、绳子等在户外进行自然测量,比较路的宽窄、墙的宽窄等。

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行为,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学生获得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常见有如“放羊式”、“灌输式”、“表演式”等多种“低效”现象,牵制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影响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些低效课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需要教师用心创设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懂得让学生即及时练习巩固,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是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或诊断教学行为。过去常对课堂教学采用“合格”、“优质”等综合性、概述性的评价,虽然也包括目标任务的达标度——“结果”评价,但评价视角的着眼点却更多的关注师生教学活动——“过程”,因此,许多公开课才转成了“表演课”。为了“演好”一堂课,有时师生还要“排练”好几次。“有效课堂”从“结果”的角度,关注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关注学生获得的生成与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能够称之为有效教学。新课程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成教学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1、放羊式课堂。片面理解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教师放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放手自主转成了放任自流,非教学活动过多、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导致教学的低效。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是目标明确的教学,教师务必按照课程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并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努力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2、灌输式课堂。满堂灌的讲解、传统的讲授。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习惯于“讲课”,试图努力把书中的知识交给学生,教师始终主宰着整个课堂,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忽略学生思维的启迪,忽略学生潜力的生成与发展。有的课堂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参与,但“问题”不具备启发性、“活动”不具备主动性、“讨论”不具备探究性,到最后,还是由教师将知识生硬地灌给学生。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效教学应当是:学生不仅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资料;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3、表演式课堂。这种课堂因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表现而脱离于“常态课堂”,常见于教学公开课,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导演的,课堂中看不到学生发展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其有效性不言而喻。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常态课来实现,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应建立在常态课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让常态课去除表演课的刻意雕琢、华而不实,同时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先备课,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准备好适当的课堂练习,因此,认真专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才能提出科学优质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研读教材,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纲”,有的放矢。

常见有些教师因为没有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出现教学目标要求把握不准(如了解、理解、掌握、体会、运用等不同的层次要求)、课堂教学容量不当(过轻或偏重)、甚至一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组织散乱。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必要条件。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认知掌握目标就是学生在规定的学习资料、学习时间内,认知上所到达的“懂”和“会用”的范围和水平;技能达成目标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业后,相应技能所能到达的标准;心理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必须阶段,情感、意志、思维等完善的程度和水平,其中又以思维品质的养成作为心理发展的主要目标。

2、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实施课堂教学前的备课过程,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预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取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资料、目标要求、学生学情、环境条件等因素灵活选取,但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兴趣”原则,既课堂教学应当不断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二是“激励”原则,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特意设定一些激励环节、提出激励性问题,同时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用心的强化与肯定。三是“自主”原则,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授”法,努力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中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或引发思维、或组织讨论、或实践操作,再辅之以教师的精讲导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潜力的生成与发展。

1、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学中,教师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这样才会有民主的课堂气氛,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和谐的教学秩序,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带给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尽量让学生自己查找学习资料,坚持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3、用心创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情境,带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透过必须的课堂组织形式,不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透过读读写写、问题质疑、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巩固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懂得让学生即及时练习巩固,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给与了教师们很大的启示,很多校园也在用心地推广洋思经验,我认为,讲、学、练有机结合,应当是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正在不断地更新,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内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成熟。但我们也发现,不少的课堂顾了“讲”“学”环节的精湛,却常常失去了让学生及时“练”的时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注意:

1、尽量精简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如过长的课堂引入、不必要的课堂讨论、不起作用的媒体课件、形式化的课堂拓展等均应当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练习。

2、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使课堂简洁清晰。如复杂的提问语言、习惯性的重复语言、慢节奏语速、离题了的故事等。教学语言往往具有习惯性,因此,只有教师刻意改变,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越来越精炼。

有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反思。

总结精选(3):

文档为doc格式。

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基础阶段,只有把小学数学基础打好,学生才能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走得更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关键,就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希望能把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走向道路转变的前沿,然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培养和锻炼成为数学教学的关键。在小学生学习期间,大多数数学教学方式采取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开始让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具体形象的代表及其假设,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慢慢地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得出,教程改革不断深入,具体形象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抽象思维逻辑能力的加强成了教程改革进程中有待解决和实现的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

一、思维导图的概论。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提出来的:“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虽然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充分地掌握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及无法替代性,不单是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现在思维导图已经成为各个学段运用最广泛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全部融合进去,包括文字、数字、公式、图形等各个方面,完整地把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展现出来,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搞清楚各概念和公式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我们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全面地、系统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突破教学的知识难点。这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难之处,因为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知识点的概念和定义并不能分辨得十分清楚,常常混淆,容易放弃学习中的难点部分,长此以往,数学知识的难点会越来越多,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如果小学数学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把概念、图形、公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可以组织“一步有多长”的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量一量,然后量一量手指有多宽,粉笔有多长,课本有多长,讲台和课桌长、宽是多少,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展现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制关系,这样能帮助学生熟记于心,不会再把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各单位混淆。

例如,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3.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当小学数学老师结束一部分的教学时,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温习,从而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复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近段时间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巩固,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地掌握一单元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用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拼一拼、动口议一议,从而利用思维导图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于三角形公式和平行四边形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学习“认识时间”这部分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小时、分钟和秒之间的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是对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进制,杜绝搞混现象的发生。

例如,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1小时=60分钟=3600秒。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巩固和整理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整理,巩固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学习“元角分”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比如,“换钱”“我是超市售货员”,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掌握“元角分”的知识,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把元、角、分的关系展现给小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元角分”这部分的数学知识点。

例如,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角=100分。

3.利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利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过让学生综合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独立探索和思考,解决现实性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学生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深入开发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小学数学中各个阶段的知识点要十分熟悉,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保持思维梳理的连续性,才能对学生一步步地开展解决问题教学。

4.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本。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教材要有十分深入的理解和探索,把握住课本中的关键,时刻围绕着关键点来开展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度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应该适时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态加以分析,帮助他们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错题本,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复习。例如,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灌满了水,将水倒入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长方体长16分米,宽4分米,求这个长方体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分米?一些基础差点的学生,根本理解不了题意,无法入手解题。老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直观看到:体积不变,只是水深(高)改变,形状改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找到正确解答方法。然后,再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题目记到自己的错题本上,加深解题的思路。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直观的图文与公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公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巩固复习。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

参考文献:

[1]刘芬.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

[2]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1(14):21.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论文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一门课程的动力,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巧妙的实验和理论教学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数学学习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白纸显字、玻璃棒点灯等有趣的实验,改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

1.2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时改变的教学方式,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进行层次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改进期间应重视学生的建议,适时改进使得学生对于数学教学不抵触,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适当的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进而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1.3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写好上课的教案、做好上课准备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良好习惯,虽然有的资深教师可以不使用教案,完全仅凭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否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对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其在课上的教学内容准备,并且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具体计划来进行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很高,但是其也对学生有所要求:第一,学生在上课之前需要花部分时间做好功课预习准备,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当节课的学习重点,而在这个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多的困惑的地方就需要在上课时候得到解决,带着问题去上课能够使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提供,而在课堂教学中将疑难困惑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自学功课时的效率。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尽量的把握教材和钻研教材,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思绪中断现象或者思考学生提问过久现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努力钻研教材,全面掌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教材中所有内容以及教材制定者的意图等,最后有机的将这些内容连接在一起,课堂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4改进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教师还应该定期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了解与评价,认真了解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评价方式应该是结合多方面情况进行,而不是单单以考试分数或者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价,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努力程度、课堂表现情况等方面情况,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评价,而不是仅仅看到学生的一个方面,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5在课堂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所具有动感、声感、形感和色感的优势,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数学课程中很抽象的内容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不断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看到科学技术对于教学的实际影响,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

综合上述,数学学科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学科影响重大,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但是当前在小学数学理论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兴趣、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上述为我们通过在改进教学方式、应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笔者个人认为数学教师应当在上课之前要做好课堂准备,而在课堂教学中以采取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为主,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

大班数学的教学计划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1、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学习看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9的加减。

第八周。

一、改错题(一)。

1、学习改错题中的得数,使得算式运算结算正确。

2、复习9的组成、加减。能熟练准确得进行运算。

二、改错题(二)。

1、学习改错题的三种方法,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的任一个数均可以改动。

第九周。

一、两个特征分类。

1、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的数目将算式归类。进行9以内的加减。

二、分类。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第十周。

一、认识时钟。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特征。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辨认整、半点。

二、记录时间。

1、让幼儿知道整点半点的记录方法,理解钟点和指针关系。

2、进一步使幼儿感知时钟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第十一周。

一、学习10的组成。

1、要求幼儿有序的进行10的分解。

2、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10的分合。

二、学习10的加减。

1、引导幼儿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10的加减。

2、教幼儿讲述应用题。

第十二周。

一、学习“0”的算式。

1、学习有关“0”的算式。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一)。

1、会两个、三个加减符号的连续加减。

第十二周。

一、复习10以内加减(二)。

1、会把算式题目填写完整,如1()=3。

二、快速口算。

1、练习口算的能力,能相互之间玩出题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1、乐趣卡:认识钟表。

2、声音:钟表的秒针。

3、涂色:钟表。

一、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压低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钟表的声音,请幼儿听。(滴答滴答响)。

二、观察活动。

出示钟表。

(1)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2)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重点认识几个数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3-65认识钟表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1点,4点,8点.课件:3-64认识钟表4点,2点,7点,10点。

2、教师操作,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2)教师再次操作,让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

3、课件:3-69认识钟表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2、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中,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掌握知识。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我首先用舒缓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在认识时钟环节,我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并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本次活动的不足在于,自己在环境创设方面有所忽略,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投放一些可操作的玩具钟表,或者一些flash游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目标,环境就是为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服务的,它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根据其原有经验做出判断。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会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争取做。

谈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随着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而对精神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变的非常的迅速。我们开始步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开始围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对于数学的教学工作当然更离不开网络,网络可以把传统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数学不再乏味。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反之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是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课堂上要不断转化老师与学生的地位,老师不仅只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也将不再是老师一人“做主”,学生也要开始学着做课堂的主人,而“角色”的转变仅仅依据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互联网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与老师互动,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教育是一个产业,要想知道创造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社会的考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因特网已经潜移默化的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应用网络是应时代的要求,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二、校内对互联网的应用。

1.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数学的课堂也是死气沉沉。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不算完善,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问题还无法理解。初中的数学教材中存在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运算。传统的数学课堂无法将抽象的问题讲述具体,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和触摸到这些知识,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的合理利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利用多媒体将视频、音频、动画等相结合,以新颖、趣味、创新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并使学生发现数学运算中蕴含的艺术美。网络资源是新时代老师必不可少的好帮手,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爱上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无法分割的,从而使数学教学工作事半功倍。2.解决知识重难点问题对于重难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对于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的解决困难的问题,老师就要高度重视想办法解决。如果重点知识没有掌握清楚,难点也没有意义性突破,那么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将是非常困难的。利用网络资源便可以很好的解决重难点这一棘手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重点内容以鲜艳颜色、字体加粗和放大来体提醒学生注意。通过多彩的颜色、动感的声音、三维动画相结合形成使学生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将数学问题由难化易、由繁化简,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抽象的数学运算利用网络媒体一步一步的展示出来,学生理解其过程,体会知识背后的原理,即使再难再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三、校外对互联网的应用。

1.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网络的应用不仅仅应用在校内,也同样应用在校外。为了让学生在家也可以同样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可以自己设计录制一些微视频,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但对于的视频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视频的时间一定不能太长,要短小精炼。作为初中生来说,正处于叛逆期阶段,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十分钟左右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时间,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又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全面,使学生的信心倍增。同时微视频的内容要注重知识点的集中,目的是可以突破这一节课的重要内容。在视频中要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大脑随着讲课的内容活动起来,也可以弥补一些不能和学生互动的缺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复的观看来补充自己欠缺的部分。老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录制不同的视频,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极大的提升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2.提高复习的效果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练习来掌握数学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需要更多的数学题目来对知识进行复习。互联网的信息容量很大,可以形成一些智能套题。通过对这些套题的不断练习来达到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的目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程度和内容的电子试题,并根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结论。

总而言之,互联网作为21世纪教师与学生沟通和学习最重要的桥梁。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音频、视频,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数学特有的艺术美与内容完美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五官同时调动起来,把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更好的解决。在课后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查缺补漏”充分的复习。互联网的应用固然重要,但不能反客为主,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传统课堂有机地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试论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过程控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

2、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1、2、4、9、数字卡片若干。

一、提问讨论。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的小黄狗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说出地址。)。

(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

(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2、0,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康复了。

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

(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0,并按顺序排列。

(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二、游戏。

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

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可以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想要的'电话号码。

通过特殊的电话号码,让幼儿了解110、120、119它们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的关系。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号码在遇到什么情况下才能拨打的,孩子们大多数的都知道,但不能很准确地说出。我在想怎样才能让这节课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儿主要还是以直观思维和游戏为主,所以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并插入了简单的游戏。并且我通过让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复的说,反复的练习,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幼儿在整节课中课堂氛围非常的浓厚,幼儿也很感兴趣,都能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整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当然教师引入应点到为止。由于我过于引入,以为幼儿不会回答,给幼儿说的机会不够,使得幼儿并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最后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处理的比较仓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

《几点钟》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重点:发现不同的组合方法。

难点:根据提示进行简单推理。

1、动物头饰小猴、小松鼠各一张。

2、每组一个小筐,每人10颗纸糖。

3、3个果冻壳、4张糖纸、5个饼干袋。

1、出示图片小猴。

(1)教师:小猴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

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猴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教师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3)帮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请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6)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7)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10颗纸糖,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8)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2、再次出示图片小松鼠。

(1)现在小松鼠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

直到客人都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3个果冻壳、4张糖纸、5个饼干袋。

(2)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5)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6)现在请小朋友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算一算。请幼儿上前操作。

(7)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帮小猴和小松鼠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