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的古典爱情论文精选(专业17篇)

时间:2024-04-23 11:34:02 作者:文轩

范文范本是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通过模仿和学习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选,它们包含了不同类型和风格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andtechnicleproceedings,istp)是世界著名的3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重要,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1]。对其收录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可较为客观地体现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分析结果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sci—e数据库—年收录的心血管系统领域的论文进行分析,以便揭示我国大陆心血管系统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科研人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选取webofknowledge检索平台下的webofscience子数据库sci—e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为—02—18。检索方法:在检索项内输人2003—2013,检索范围选择“出版年”,对检索出的结果选取“文献类型=(articleorrevieworproceedingspaper)”进行精炼,再对所检索出的结果在webofscience类别中选取“cardiaccardiovascularsystems”学科进行精练,最后对检索出的结果选取“国家/地区”,在分析结果中选取:peoplesrchina,得到5801条记录,从中筛选出以中国大陆地区为通讯作者单位的共3770条相关文献。

1。2统计分析选择数据库中的“作者、标题、来源期刊、文献类型、地址和被引频次”项目下载并保存,对检索保存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3770条文献的出版年、来源期刊、机构、地区、作者及被引频次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心血管系统研究领域的现状。

2结果。

2。1年代分布论文的年代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3]。2003—2013年sci—e收录的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的论文年代分布(表1)。

由表1可见,近10年来sci—e收录的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的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03—增长速度十分明显,年和年论文增长速度下降趋势较明显,年以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2。2来源期刊分析sci—e收录的3770篇文献共分布于115种期刊中,平均每种期刊刊载中国论文为32。78篇。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276篇,最少的仅为1篇。发文1~10篇的有41种杂志;发文11~20篇的有22种杂志;发文21~30篇的有11种杂志;发文31~40篇的有11种杂志;发文40篇以上的有30种杂志。按照布拉德福定律,如果把期刊划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3个区[4],可进行如下划分:发文100篇以上的期刊有10种,为核心区,共发文1417篇,刊载在8。70%的期刊上;发文40~95篇的期刊有21种,为相关区,共发文1208篇,刊登在18。26%的期刊上;离散区为发文量小于40篇的期刊,共有84种,共发文1145篇,刊登在73。04%的期刊上。在所有期刊中,进入布拉德福分区第一区的是心血管系统领域的核心区域,共有10种期刊(表2)。

由表2可见,这10种核心期刊杂志中,q1等级的期刊只有2种,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为5。509,其余杂志多为q2和q4等级,其中最低的仅为0。607,为q4等级杂志。由此可见,中国大陆作者发文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发文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3被引情况分析2003—2013年sci—e共收录我国大陆心血管系统领域的3770篇研究论文,其中2632篇文章被引用,占全部文章的69。81%,总被引频次23284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18次。被引频次在前10位的文章(表3)。

由表3可见,我国大陆心血管系统领域单篇被引频次最高的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绍良的文章,被引频次为542次。其余9篇文章的引用次数也均在100次以上。高被引论文揭示了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的工作进展,同时也揭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2。4通讯作者分布分析研究论文的作者数量,可以了解该研究的学者关注度和核心作者群,并有利于了解研究团队情况[5]。按论文的通讯作者进行统计,共涉及1950位通讯作者,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有1345人,占总发文量的35。68%;发表2~5篇论文的作者共有516人;发表6~10篇论文的`作者共有64人;发表11~15篇论文的作者共有14人;发表15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有14人,共计发文363篇,占总发文量的9。63%,共被引用3003次,篇均被引8。27次。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低论文数m=0。749√max,本文中m为6。发文6篇以上的作者共有92人,占作者总数的4。72%,共发文章997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26。45%,不符合普赖斯定律的“作者占20%、论文占50%”核心作者群的规定[6],表明研究心血管系统领域的作者分布广泛,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见表4。

由表4可见,发文量居前10位的作者中,除1人发文量是19次之外,其余发文量均在20次以上。

发文量最多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共发文章53篇,总被引频次451次。总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绍良,共计引用次数为730次,篇均被引频次为25。17次。其余9人的篇均被引频次均在10次以下。

2。5研究机构分析3770篇论文共涉及367个机构。其中发文1~5篇的有250个机构,发文6~10篇的有38个机构,发文11~20篇的共32个机构,发文21~30篇的共13个机构,发文30篇以上的共34个机构,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机构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依托于各高校院校的附属医院发文较多,科研水平较高。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排在第1位。共有6家机构发文量在100篇以上。北京大学虽然发文总量不多,但是篇均被引频次为10。51次,排在第1位。由此可见,各机构在sci论文发表中不仅要注重总的数量,更要注重文章的质量,高被引频次和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发表将是今后sci文章发表的重点和难点。

由表6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和江苏是论文发表最多的3个省市,占全国总发文量的49。87%。论文地区分布不均,东西部地区差异巨大。海南、宁夏和青海3省文献量总和仅为5篇,内蒙古和西藏自治区尚未有文献发表。

3讨论。

3。1sci—e收录论文数量增长较快,论文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对2003—2013年sci—e收录的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来该领域论文呈逐年增加趋势。这说明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心血管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长,医疗实力在不停增强,心血管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科研人员的重视。但也应该注意到,在3770篇研究论文中,引用次数5次以下(不包括0次引用的文章)的文章总数为1508篇,占全部文章的40%,被引次数明显偏低。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国家的名义对sci论文的被引次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原始创新能力显着提升。科学和技术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2010年,中国的sci论文被引次数在世界排第八位,国家要求在年,sci论文被引次数要在世界排名进入前5[7]。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的科研人员急需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加强高水平论文写作的能力,提升研究水平和论文影响力。

3。2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科研实力雄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发文机构看,前10位的机构主要为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及其附属医院,人才密集、科研实力雄厚,是科技论文的高产机构,代表着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水平,对国家科技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专家教授云集,科技实力雄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是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隶属于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地区分布看,一些偏远地区如宁夏、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区论文发表较少,这一状况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等具有优势,文献产出量大;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文献产出量低[8]。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和重庆2个直辖市在心血管系统领域的文章较少,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心血管领域科研力量分布的不均衡,提示国家科研低产地区应加大对该领域的关注和扶持力度,政府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3。3高水平通讯作者推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通过对论文通讯作者的分析,正在形成一批稳定、持续、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者和其相应的研究机构。心血管领域代表人物为葛均波、胡盛寿、马长生和陈绍良等。他们均为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在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他们的研究反映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动态趋势。总体来看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研究队伍正逐渐壮大,但是作者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高水平通讯作者对该领域研究走向成熟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

3。4结语。

近年来中国大陆心血管系统领域发展较快,国内学者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所增加,期刊论文分布广泛,发文机构较为集中,但是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区的高校及附属医院在心血管系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行列,但是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此外,论文水平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我国心血管系统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4参考文献。

[1]卢福昱,胡玫,董时军。利用sci数据库计量评价北京3所传染病专科医院科研实力[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12):50—52,66。

[2]曹霞,杨华。中国大陆妇产科学领域sci—e论文产出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0):58—62。

[3]曹霞,陈1云香,杨华。基于sci—e的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论文产出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1):11—16。

[4]李桂贞。国内知识组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6(8):30—32。

[5]程翔。国内医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0):54—57。

[6]郭鹏,余星,刘洋。1982—2011年我国运动性贫血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10):64—67。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建设当中,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资金缺乏是重要的一项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知道,由于文化产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它的产品也是无形的,在和其它产业相比,不占有优势,带有无形色彩。对此,在这种条件下,怎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使之扩大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文化产业不再受到制约。

在当前的市场当中,文化产业已经得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它文化产业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融资方面还存在的相对的制约,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导致了文化企业在实施项目上受到阻力,很难壮大规模,在产品的领域当中其规模和品牌效应难以提升,对此,从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一)在我国的文化企业当中,一般都属于个体经济以及一些小型企业,想找到已经具有规模的文化企业是非常少的。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虽然国家已经有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却是杯水车薪,在很多方面文化企业都遇到了制约,不会像其他行业一样顺利的发展,其中,银行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支持其发展的。

(二)在我国近几年以来,由于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的需求难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对接,所以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就难有扩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随着不断的更新,其产业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文化生活的空间上也具有多样化,这就可以看出,在资本的需求上也随之不断的增加。

(三)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产业链当中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产业链条归纳为前端和后端,通常前端的文化是交给小微企业进行创作和开发的,当完成以后再通过传媒公司负责制作以及营销。我们所说的后端则是具有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且有着较强实力的公司进行全面动作的,在融资方面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融资选择的措施。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解决文化产业当中的融资问题,并且为其创造出完善的法律环境,也为了投资方打造出良好的服务体系,文化企业的资本支撑,作为政府已经积极推动了通过市场融资等方法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促使双方达到共识。

(一)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可以对项目进行融资。我们所说的项目融资指的就是把项目作为一种资产,或者是权益的抵押,从而得到一种没有追索权以及有限追索权的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有两种,我们所说的无追索权,其贷款人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应用上也是极少的。我们所说的有追索权,也就是贷款人必须要依赖项目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偿债,这也是一方面的重要来源,同时必须要在项目产业上设定一些有效的担保物,通过在项目完工时,具有相应关系的第三方必须要提供有利的担保项目,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项目本身的建成以及它的经营状况来实现的,并不需要投资人的有形资产进行担保。

(二)作为金融机构有必要提高更多更好的创新服务,同时也要积极的开展金融产品的规模化和创新领域,从而更好的为文化企业提供一个便利融资条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发展。1.逐渐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并且不断的开拓业务范围,使之创新化,同时推出适应文化特点的一些金融对接产品。2.在金融机构当中可以适当的扩大业务领域,设置一些创新机构,点对点的对小型文化企业进行有效的服务。3.我们也可以把收入作为抵押从而解决融资的难题。应用这种模式一般是通过企业的营业收人作为抵押物,搭建了一个资金平台。

(三)由于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在金融配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评估无形资产也存在不够专业,不够健全等问题,这就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金融发展,并且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由于文化企业主要是把无形资产为作重要的一项内容,版权可以当作是质押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如果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资产估值技术,同时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中这也就涉及到了对文化资产的保险以及评估等方面,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评估标准,应用到我国的评估体系当中,更为准确的做出价值估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产业当中,都离不开资金生产要素,这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文化产业当中,不管是处在哪种发展阶段当中,不管哪种规模大小,在选择融资方法时都必须要适用自己,应用多重方式,多重选择,相互应用配合,从而在发展当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浩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4).

[2]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9).

[3]赵达薇.仲翠霞.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

[4]苏玉娥.我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j].学术交流,2011(6).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迅速增长,这给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人们对我国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理念,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对社会需求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社会需求研究生教学管理解决策略。

在我国发展“科教兴国”国策以来,研究生教育不短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后备力量。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学的初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将研究生教学的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同时还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研究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提供可靠保障,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1、导师队伍的建设不合理。

对于研究生的教学,合理的导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不够合理,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有些学校已将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存在。例如,各学科导师师资力量分布严重不均,有的学科导师阵容整齐,实力强大,而有的学校导师队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需求。同时,有的学科却缺乏学科带头人,没有高资质的导师,断层现象严重,甚至有些学科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而受到歧视,致使导师出现过剩,学校没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师资力量。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的现象相当普遍,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甚至有些学校在进行研究生课程设置时只是盲目地搬用外国先进的课程理论,并没有充分结合本国的实际将先进的外国理论嵌入到自身的科研中。同时,有些学校在运用课程理论指导教学时,忽视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反思,严重缺乏课程改革意识,不能很好地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忽略学校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使得研究生的课程设计方案因循守旧,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3、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其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普遍出现下滑趋势。

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看出,学生所研究得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可行性等,太过于形式化。甚至有些研究生在选题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研究下去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结果,此外,有许多硕士学位论文的表达存在模糊引用、逻辑性较差等表达问题,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我国研究生教学的质量。

二、社会需求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策略。

1、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讲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相关研究方向讲述科研活动中的观察方法、科研选题的原则、收集文献的方法以及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等。同时,还要分阶段检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情况,让学生在科研路上能够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最终使学生的科研能力也能在课题团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学校对研究生教学的管理。

2、课程地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

对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学校应该在确保研究生能够完成国家教委所规定的硕士学位课程前提下,还应该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来适当地引导与支持学生选修跨方向、跨专业的课程,特别是相关与边缘学科,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科研与工作中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时,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到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个人基础、爱好,给予他们选修课程一定的自由度,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激情。

3、引入竞争机制。

与其他层次教育一样,研究生的教学管理中也应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地为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欲望。虽然,为了解决研究生学费这一问题,我国各大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奖学金制度的形式,但是,如果学校目盲地采用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看可以解决了学生的费用问题,但也会滋生了新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压力的学生,不再那么刻苦地学习,反而影响到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适当的弹性调整,评定等级的标准,通过学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为评比依据的模式,切实地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有竞争的氛围中更加刻苦去搞科研,通过竞争让他们更迫切地去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研究生教学的质量,以便于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倩,李宝国.关于推进研究生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06).

[2]孙俊涛.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浅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

[3]黄斌,吴琼华,李文灿.新形势下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4]刘国霞,汪学勇,白淑军,张金珠.关爱教育——高校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01).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摘要:中国“茶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是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古代文学作品中便有众多的茶文化,而这些茶文化正是通过“茶语”建立起来的。从先秦时代《诗经》简单的“茶语”形式,到明清小说繁荣的“茶语”艺术,既是茶文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文学;茶语;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悠久灿烂。上起神话传说,下至清末小说,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不论是《诗经》中的先民歌唱,还是盛唐的诗歌艺术,或者宋词的婉约豪放,抑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都昭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绮丽的想象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囊括中国文化的大宝库。茶,作为一种饮品,最早被饮用和种植是在中国。因此,中国有着漫长的茶历史,并最终形成了形式各异的茶文化。中国的茶饮品发展成茶文化,得益于中国文士的参与。“文士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1]正因为中国雅士文人的创造,将回味甘醇的茶演绎成了内蕴丰富的茶文化。当然,在浩若星海的中国茶文化中,“茶语”作为独特的存在形式,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所谓‘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2]由此可见,“茶语”作为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文化意义,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而中国茶文化正是中国文人的文学创造,因此,中国的“茶语”更多的体现在中国文学中。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曾出现王旭峰“茶人三部曲”这样的茶文学巨著,但其“茶语”的内涵基本上还是延续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因此探寻“茶语”的意义和内涵,还是要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寻找。当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作品中的“茶语”也有着流变和融合。

1先秦时代的“茶语”

先秦时代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年代,古代先民总是有着强大的歌唱热情,几乎世间之物皆可纳入到歌唱的行列。中国的《诗经》集中容纳了先秦时期的先民歌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诗歌的开端。当然,中国的茶元素也便进入了《诗经》的创作视野。《诗经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3]但先秦时代的还未出现“茶”字,而是茶的通假字“荼”。尽管先秦时代的《诗经》已经将茶作为文学素材加入创作,但是先秦时期的“茶语”还十分简单。《诗经》中的“荼”还只是作为一种植物的代号呈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没有更加广度和深度的内涵。也正是以《诗经》起点,中国文学才开始了真正的“茶语”形式。

2两晋时期中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两晋有了新的发展,无论体量和容量都有了开拓。两晋作为中国历史朝代可谓昙花一现,但两晋时期的茶文学却异常发达。两晋的茶诗不但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小说与散文也有了长足发展。正是两晋时期的茶文学繁荣,才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语”。两晋时期,茶诗出现了张载《登成都楼》,左思《娇女诗》。前者的诗将茶作为关照对象书写,暗示了西蜀繁荣的茶贸易。后者则记录了煮茶的全过程,并将茶作为文学对象书写。两晋时期的茶诗已经摆脱了《诗经》中单纯的植物名称,茶在诗人的创造中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两晋时期的“茶语”开始呈现出文人思考和诗人关怀,显示出了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当然两晋时期,除了茶诗,还存在小说和散文。干宝所著《搜神记》、陶渊明的《续搜神记》都涉及到了茶人采茶的情节,这样的文学手法一方面显示出两晋时期茶文化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茶已经作为文化载体,有了“茶语”,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两晋时期,杜育还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完整记录茶事的大赋《荈赋》。杜育将茶提到了文化高度,赋予了茶以极其明显的“茶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唐朝时期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唐朝呈现出空前的发展。“茶圣”陆羽写成了《茶经》,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早、最全面的茶著作。因此,中国“茶语”到了唐朝呈现出集大成的形式。陆羽的《茶经》更像是专门论述茶文化的茶专著,也正是因为此,才体现出了专业性和体系性。当然,唐朝的文学也异常繁荣,唐诗几乎代表了唐朝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由于唐朝国力强盛,文化也兼容开放,因此,诗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茶诗占据着重要地位。单《全唐诗》来看,就是一百一十二首之多。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与茶相关的茶诗。也正是由于这些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大文豪对茶的书写和关照,使得唐朝的“茶语”呈现出更加多元、复合的精神意蕴。“诗仙”李白有一首《赠玉泉仙人掌茶》,赞扬了饮茶的益处,成为了茶诗精品。杜甫有《重过何氏五首》,以茶作为意象,抒发对生活的怀想。杜甫的茶诗清新脱俗,意味深长,成为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之下的一道明丽风景,代表了诗人的精神维度和艺术追求。除了李白、杜甫,唐朝写茶诗最多的是莫过于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茶诗名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出现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术语与称谓。白居易茶诗中出现大量的茶用语,一方面说明诗人对茶文化的喜爱和熟稔,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茶语”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和固定形态。唐朝的茶诗,有着浓烈的文学气息,但同时也显示出了特殊的茶语茶言。由此可知,“茶语”到了唐朝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语言表达,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有中国文人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4宋朝时期的“茶语”

如果说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得到空前发展,那么宋朝的茶文化便是顶峰。宋朝的茶文化已经融到了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朝很多人都写茶诗、茶词,但是无论广度,还是深度,苏东坡都是第一人。在苏东坡的茶诗中,他记录平生遭际、艺术理想;他书写君臣关系、父子情深;他表达人生感悟、文学哲思,可以说中国的“茶语”到了苏东坡时期,到了海纳百川,无所不及的地步。从体量和广度上说,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朝文人已经实现了超越和自我超越。同时,从作品中对茶的描写和表达上,也可以看出宋朝的独特与不凡。唐朝的茶诗更像是借茶来抒发个人情愫,茶诗到了宋朝,则更加细腻和深入。文学作品中不但注重对茶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开始细腻描写茶的形态和泡茶、煮茶的详实经过。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茶活动,既不同于杜育《荈赋》单纯关照,也不同于陆羽《茶经》的单纯介绍,这是带有科普和诗意的结合,带有浓重的文学色彩。黄庭坚的茶词《品令》便是具有典型茶描写的精品。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感官,将生活中的寻常之物捕捉进文学创作,将茶的精神向度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达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秦观的《满庭芳》也是茶词经典。词人在书写茶文化时,不但在乎内容的详实细致,更注重韵律的和谐和统一。因此,秦观的茶词《满庭芳》达到了韵律与情思的完美结合,堪称精品。宋朝的“茶语”,在众多诗人、词人的开拓下,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不但在精神向度上越来越深化,同时在描写上也注重细节和精准,使得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兼具了科学性和艺术性,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5明清时期的“茶语”

时至明清,小说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分支,并且呈现出了诗词所不具备的优势。小说作为长篇写作,可以将故事、诗词、戏剧融为一炉,成为中华文化汇聚融合的艺术载体。明清时期小说中的“茶语”,也开始变得多元而丰富。不但有唐朝时对茶的别称,如“雀舌”、“麦粒”等茶名的延续,同时也大量使用茶成语、茶谚语、茶歇后语等语言表达。明清小说中的“茶语”首先是特别注重将“茶联”、“茶诗”作为小说回目或开篇诗词使用,使小说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如明末清初小说《风月梦》便有回目“吃花酒猜拳行令打茶围寻事生风”,《情梦柝》也有与茶相关的回目。小说中直接使用茶词、茶诗作回目和开头,既能提高小说的文学性,又没有束之高阁,增加了市井气息和生活趣味。除了小说中使用“茶”作回目、开篇诗词,还有的小说则在故事中大谈饮茶之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便有诸多的对于茶的谈论。妙语在下雪天收取梅花之上的白雪,将其埋入地下,为招待贾母一行所用。曹雪芹将饮茶之道引入小说,不但看重的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向度,同时也在乎其亲民色彩。将饮茶之道作为故事情节处理,是一种寻求雅俗之间的平衡,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茶语”便是中国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最好证明。除了回目和情节,明清小说中还将“茶语”演绎成了“茶俗”、“茶风”。明朝烟水散人的《桃花影》、清朝白云道人《赛花铃》的故事中都涉及到了饮茶习惯和喝茶之道,并且作为默认的大背景呈现。中国茶文化中的“茶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概略到详细的过程。中国茶文化中特殊的“茶语”表达,正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茶语”表达,同时中国意蕴丰富的“茶语”艺术也成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蕴和美学追求。从先秦时期只是作为植物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到两晋的建构和发展,再到唐宋的开拓和丰富,直至明清小说将历朝历代优秀的“茶语”形式融为一炉。中国的“茶语”艺术经历了漫长而波折的发展史,同时也见证着中国茶文化的荣辱兴衰。中国“茶语”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演变、发展,这是中国文学创作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252.

[3]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从古到今,我国的茶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小有盛名的,且茶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网站是当今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方式,茶类网站的设计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加之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茶类网站页面设计的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传统文化的多元化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再加上多种思想与文化间相互碰撞,引发了设计师们对茶类网站页面设计的关注度。

1中国元素含义及形态。

1.1中国元素的含义。

所谓中国元素就是人民大众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成果不但包含隐形的精神内涵,也包含有形的图案、符号。由于受我们国家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在设计网站时,也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和谐性、包容性以及多样性,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站就更加要把握好尺度,也就是要表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同时又要预防失去自身特色,一味的模仿他人。

1.2中国元素的主要表现形态。

第一,方块字书法,方块字有抽象符号的作用,它自身就具备审美趣味。汉字在网站的设计中是一种符号或是一种特别的图形,它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载体,表现出它的形状外,还代表着文化方面的意义,比方说:行书如行云流水;草书结构简省、画笔连绵;楷书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把中华书法的艺术融入到现代化的网站设计中,能够有利的彰显出网页所独具的文化民族特色。第二,图形。在设计网页图形的时候,要在传统图案上加以丰富的想象力,选择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给浏览者一个新奇而又独具特点的视觉感受。将传统图案里的点、面、线、色彩、纹理等融入到网站设计里,形成具有传统特点和现代艺术相融合的审美特色,图案的多样性和统一、平行、尺寸比例、韵律以及节奏等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合到一个画面中,彰显出循序有律的艺术规律。第三,版面。通常为了引起阅读者的注意,会在网站显著的位置上放置关键的内容,例如版面的中间或是上面,并且,设计师通常会将同样主题的内容统一放到网站页面的同一区域里。在我们国家设计师在设计网站时通常会将版面划分为图形区、文本区、版权区等等。

2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茶类网页界面设计的可行性。

网站页面设计中,最基础的视觉元素有色调、版式、图片、形状、文字,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特有的视觉元素,比方说多媒体、动态等。网站页面设计考虑的就是怎样将这些元素合理的安排,呈现出一幅和谐、明了、美观、而又统一的网站页面,让浏览者可以更加清楚、有效地了解信息同时还会给其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全世界不同区域内用户的审美心理存在千差万别,就像欧洲国家他们不太喜欢色彩艳丽、花里胡哨的设计风格,而是相对喜欢一些雅静、简单、简洁而又严谨的风格形式。韩国的用户喜欢细腻、布局整洁、清晰的设计。与其相比,我们国家大多数的茶类网站页面缺乏特色之处,一味的随俗浮沉,无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其实,我们国家有着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元素,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合到茶类网站页面的设计中去,相信一定可以设计出具有我们国家独有的、特色的网站页面作品。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摘要:儒家中庸之道是历史经验积累和浓缩的产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们民族的个性和特色。

古代文学作品只有内容意义与形式结构、对象客观与主观建构、文学传统与现实需求、作家与读者等方面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矛盾里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也就是严守中庸,才能重建并凸显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

近年来,发掘、整理、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遗产的步子却迈得不够,不少泛着历史光彩的物事正在褪色、消亡。

因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儒家中庸之道能否经世致用,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儒家中庸之道的由来及其涵蕴。

中庸之道也称中道或大中之道,它是历史经验积累和浓缩的产物。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和比他晚出一个半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都把中庸视作最好的德性,大力提倡。

使孔子感到痛心的是周代后期战乱频仍,礼乐崩坏,人们多把中庸抛在一边,不再认真踏实地履行了。

《中庸》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熹在《中庸章句》的篇首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里的“无过不及”从孔子的“过犹不及”一语衍化而来,是对中庸最明白最恰当的解说。

就文学欣赏而言,任何作品都是新颖、独特、个性化的,但在实践中,古代文学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必须严守中庸,即在对立统一的几对矛盾中遵守平衡之道。

以诗、词为最根本阵地的古代文学,其研究更无法回避这两个问题。

形式结构是指作者在作品中用以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内容意义是作品中所描写的渗透了作家思想情感的社会生活。

形式与内容之间体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就无法闪现,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不可分割。

正是由于这种关系,作为文学研究,尤其是在以含蓄蕴藉著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中,更是应该掌握好二者的平衡,既要析出其在布局谋篇中的妙处,又不穿凿、拆散“七宝楼台”;既要解悟作品真正的思想价值、审美意义、哲学思考、又不附会诸般“社会的”、“历史的”、“美学的”风貌。

现今的诗词研究者也常会做类似的事情,或是一首诗词只剩下起承转合、伏应断续,或是要从一首小小的诗词中“挖掘”出“深刻的哲学思想”、“重大的历史意义”。

笔者认为,应该说这样的研究都是有失偏颇的,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价值的破坏,对读者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阻碍。

对古代文学作品形式结构和内容意义的研究,可以有所侧重,也可以作一定的扩展和深挖,但前提必须是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出结论时更应严守中庸。

古代文学作品的对象,是在古代社会出现并流传的,它在今天的社会中仍旧传播并备受关注。

这种作品具有过去性、历史性,是历史与文学的交融。

古代与现代,虽不是完全对立的,但必须承认,它们是截然不同的。

无论是社会的状况、思想意识还是读者的范围、接受标准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表现了文学传统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如果单纯考察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情况,分析作品在其产生时的思想和艺术,就会与现代的读者阅读产生比较大的距离,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如果一味地用现代的分析方法和视角观点来关照古代文学作品,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却古代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实趣味,同时会最终造成读者的厌弃。

比如,以下这样的研究就会破坏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三言”中有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的是商人蒋兴哥与其妻王三巧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蒋兴哥出外从商时,三巧耐不住寂寞被人引诱与另一个商人陈大郎通奸的复杂的爱情故事。

在对这一篇作品的研究中,学术界出现了若干种区别很大的观点,其根本分歧就在于对文学传统和现实需求的关系的界定。

几乎对接“是一出在道德上与心理上忠实于爱”,“三巧全心全意,正是这种爱,纯洁了她的意识,以至于与处同样情境的西方女性相比,她的彻底摆脱忧虑的坦然,道德上令人清爽”。

而徐朔方先生《论“三言”》一篇中,则认为,作品强调“少男少女,情色相当”,三巧与陈商之间的所谓爱情,只是“情色之娱”,不配作为爱情看待。

这篇小说不是对礼教的否定,而是对爱情的否定。

前者的观点是以现代的角度在考察作品,体现的是当代人对人性的认识,后者则立足于作品当时的道德和思想基础,没有现代思想的参与。

两者都失于偏颇,没有能够体现出一篇有着产生于古代而流传于现代的`双重性质的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发送者、媒介者和接受者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作为文学,它的发送者是作家,媒介者是作品,读者是接受者。

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决定于创作意图与接受意识的统一。

而文学研究的价值也同样决定于其对作家和读者的解读是否是创作意图与接受意识的统一,是否能够在作家与读者之间,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其能够更好地沟通。

尤其是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这种沟通尤为重要。

古代文学作品首先要能够立足于作家当时的创作背景,从作家角度正确解读其在作品中蕴含和宣扬的意识,而后要关注作品在长时间的流传中意义与价值的转换,然后立足现代体会新的阅读角度、非专业的读者可能产生的阅读期待,最终找到古代的作家、古今并存的作品与现代的读者之间的中介点。

明确作家与读者因古今时代不同而产生的意识差异,以及其间由于共同关注一部作品带来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掘或引导读者的阅读期待,也能使作家的创作意图被充分地理解。

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古代文学作品者就应该有既客观又主观的身份定位,在作家与读者中保持中立的立场,也就是严守中庸。

否则,就与一般的读者无异,无法完成作为研究者应该完成的任务。

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学作品,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目的进行研究。

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留存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在其流传过程中常被学者研究。

因而,一些作者认为要想作品不乏味,要想出新,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在某一立场上,对其钻研到极致。

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一条死胡同,反而把结论与作品推得更远,导致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作品本身的价值完全间离,也就失去了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其应当发挥的作用。

因而,只有在内容意义与形式结构、对象客观与主观建构、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作家与读者及其他许许多多古代文学作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矛盾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也就是严守儒家中庸之道,才能够得到真正符合历史实际、时代实际、作家实际和读者实际的观点。

这样的作品才能长久流传、经久不衰而又韵味十足。

参考文献。

[1]徐应佩.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夏至轻.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徐朔方.小说考信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3.1茶类网页版式与中国水墨元素中的“章法构图”

茶类网站页面设计师在设计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进行构图,就是最优秀的创意也必须从构图开始,只有通过构图形式的变化,才能将视觉语言效果呈现出来。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水墨画中,构图被称之为“布局”或是“章法”,在水墨画中是十分重视构图的,他不是遵从欧洲国家的透视理论,相反的是具有自身特点和呈现方式的,比欧洲国家的绘画更有随意性,使得画面中融入了画家更多的思想意识。在构图的过程里,我们国家的水墨画是比较重视“计白当黑”,巧妙构思保留着大小、主次、轻疏不同而形成的“空白”,给观赏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也使画面更加的独具特色。我们在设计茶类网站页面时也要这样去做,将我们国家的艺术审美形式融入到设计里,让网页中游走着“空白”,给设计师和浏览者的心灵沟通提供平台。现在茶类网站页面设计流行简约同意境相结合,茶类网站页面设计可以参考我们国家传统水墨画的构图原则,通过简洁的概括水墨画以及再应用来提高页面设计的意境,使得网站页面设计多元化,例如敬庭尧,他在设计个人网站时,选用的就是水墨元素的设计,它的网站将水墨的优美与页面中的空白呈现的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茶类网站页面设计中主要运用水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视觉元素,在配备墨印、印章、水印以及宋体字,文字和图案遥相呼应,创造出一幅完美衔接的构图搭配,给人们浏览网站页面时带来一种书香气韵和视觉上的冲击。

3.2茶类网页设计中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

在茶类网站页面的艺术设计里,最重要的视觉元素就是色调,和谐的色调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以及艺术的渲染力,让人们记忆深刻。在设计里,色彩关系到所有的设计元素,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茶类网站页面设计中,吸引浏览者眼球以及让其自发进入网站了解网站内容和阅读网站内容最为关键的.就是色彩的搭配,色彩肩负的任务是十分重要的。亚洲传统色彩的特点是神秘而又婉转、含蓄,在传统色彩中包含着悠远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蕴含着古老民族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吸引着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在我们国家的传统色彩中,青色、黑色、赤色、白色、黄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部等五个方位以及金、水、木、火、土等五行,我们国家的色彩文化和大自然、宇宙世界、哲学理论、伦理道德等许多观念密切融合到一起,组成我们国家独有特色的传统色彩文化。在我们国家的历史记载中,最早开始使用黑色、白色这两个颜色的,还有不同深浅的赤色,而且被广泛的运用。所谓的赤色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红色,红色是我们国家人民最喜欢的颜色,也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颜色,它蕴含着许多种不同的含义,有个非常贴切的词语就是“中国红”。我们国家茶类网站页面设计就能够把网站页面的主色调设计成不同成色的红色,用它来呈现出我们国家茶文化浓厚的历史韵味和历史意义。

3.3茶类网页设计中汉文字的应用。

信息的重要载体与表现方式就是文字;我们国家汉字的独特形状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且它有思维导向与图形表意的作用,是构成网站的基础。在茶类网站页面设计的过程中,有些设计师也许会忽视了文字排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实情况是,在网站页面所有内容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多的就是文字信息。网站页面中除了大段的正文描述外,像其他的,例如网站页面标题、引导、指示信息、文字链接、说明图片等内容,这些内容也不能离开文字表述。我们国家和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四国被称之为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在这四个文明古国中,我们国家的文字是一直被运用的,从来没有出现被停用的情况,一直不断被改进,不断被完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追溯文字的发展历程,我们国家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的形式,最后在象形文字符号的基础上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通用的方块汉字,直到现在它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有个名字叫“悟空堂陶社”的网站,它就是采用我们国家象形文字的独特之处,把“悟空堂”这三个字做成拥有十足意蕴的独特标志,这种设计让浏览者感觉像是回到了原来的自然意境中;茶类网站页面中对细节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处理,比方说字号的大小和字号字体的选择都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这些细节之处都充分表现出我们国家茶类网站页面设计正在努力朝着突出本国特色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国家茶类网站页面上的字体多数是选择偶数级别的字号来决定字体的大小,像是2pt或是14pt,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页面上多行文字的边缘处不容易形成锯齿状;与此同时把行距之间的距离调大,这样做可以改观过去汉字在页面上拥挤杂乱的现象,科学的调整文字版面之间的间距与节奏;最后去除了过去一味的追求像欧美国家网站一样美观的外表,而选择小的文字字号,进而影响到文字信息的阅读效果的这种做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元素不但是传承技巧和智慧的语言,同时也代表着设计师们独特创意的心声。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茶类网站时候,站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寻求新的发展和创新。在设计网站时将中国元素的图案、形状、意境、色调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完成网站页面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艳.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高展.我国茶叶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分析及营销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郑莎莉.基于网络数字媒体的茶文化推行方案设计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张兵文,李付青.基于云计算的茶企营销网站安全研究[j].福建茶叶,(7).

[5]黄静.网页ui设计中“中国风”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

[6]罗岱,王玉砚,黄静仪.中国元素在旅游导览系统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6(08).

[7]祝晓铭,王艳平.高校站banner的设计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33).

作者:徐天乐马芳芳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1.1我国因果关系理论。

在刑法中因果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严重危害结果的行为,损害了社会的结果。所有的行为是不是人与人之间,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而实现刑法,结果造成自然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结果。由于刑事罪客观方面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我国刑法学界,有两种学说的争议焦点,即“因果必然性”和“因果关系”。

1.1.1因果必然性说。

1.1.2因果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权变不包括因果按照必要的前提下发生,即在刑法的因果关系是一种行为是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行为必须与结果的规律,不切断一个现实的可能性的行为。提出的理论的标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很难判断该行为是否包含下,这是很难判断的结果符合行为的规则,因为许多规则尚未知道和掌握所产生的结果”。此外,因果关系,过分限制的因果关系,量程范围,因此没有正确定义的刑事责任。此外,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被定义为“接触的内在本质”,所以因果关系和法律等同起来。

大陆法系的刑法1.2的因果理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的哲学的一部分,二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在刑法在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的研究,以绕过偶然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理念,但“条件”,“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领域。

1.2.1条件。

“条件”是由奥地利诉讼法学家格拉泽创立,由德国帝国法院的法官冯?布雷丰富和发展。“还有就是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的行为和结果,必须证明的结果,是必不可少的,即“不作为,没有结果”。“条件”的思路,具有同等重要的所有条件得到结果,扩大无疑成为了犯罪的范围,扩大了它的原因,极有可能会导致冤假错案的范围内。更严重的缺陷是隐藏在自己的运行机制:“使用的前提下思考排除方法,人们必须已经知道什么情况会导致什么,知道这些条件的原因和如何发挥作用,否则,病情理论无法操作。

1.2.2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现在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德国克里斯,尊重,许多日本刑法学界和播放开始后,德国。为了确定根据这一理论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普通百姓的经验,这个时候从行为开始,结合各方面的因素一般人可以考虑和生活经验,可以得出实际发生的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并不是否认了“条件”,而是要“条件”显示出的条件之间的关系是前提,那么很大的限制,从提炼许多条件的原因。

1.2.3客观归责理论。

客观插补是指一种判断链接的行为,结果,只有当行为损害保护的对象,并根据该结果的危险因素已引起人的行为,它可以具有与客观插补问题。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刑法确立,以限制因果关系的范围。指向的对象可以是客观归责理论成果作为的法律责任,应受法律保护,而这个对象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危险的法律所禁止。此外,其危害行为,可能被列入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3我们在借鉴国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国家。

若干意见的理论,都是合理的地方,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特别是,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因素应出台,否则容易产生主观怪的错误。这是很容易犯错误。在理解和因果关系改善的过程中中国的刑法理论,还应该了解和掌握英美法系的理论,研究其合理之处,为中国的基准,以提高理论。

在美国刑法中,是“近因”,确立该法律的理由。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朱怀志说,是“不干预因素打破因果链,当然,还是概率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原因。”“概率”是一种可能性,“当然”是指行为可以直接导致的结果。在“过程”的情况下,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比较容易的,结果直接“原因”,“领导”作用的行为,即“因为”。在“概率”的前提,因果关系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

据美国“近因”,应该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所涉及的因素的行为是否有机会看到,其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行为的开始是不会损坏的近因推进行为和损害,也导致如果没有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的,是前进的行为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发生的结果。二是看从所属的行为干预的第一幕,如果由先前的行为干预行为造成的,首先的行为是从,或反之的结果。这是因果关系的中国的刑法理论可以用来参考。刑法因果关系的多层次美国吸收结构,区分客观存在的损害结果,阐明了多个行为上发生损害结果的作用产生的各种行为,并拥有完善的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因果关系理论在侵权法和刑法的比较。

2.1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和刑法在链接谈到刑法,让人联想到刑法和共同侵权行为的这一共同点内容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不仅起到刑法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在至关重要的作用侵权行为法的关键要素,以确定责任归属之一。因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基础上确定的刑事法和侵权的责任,因果关系的必然会议的关系,刑法因果分析和侵权法。在搜索的完善基于它们的异同的比较,在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的新思路,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

2.2不同的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和刑法。

我们也希望看到不同点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这两个不同的目的。研究因果关系在侵权法是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程度,以确定更好,并确定在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保障犯罪嫌疑人为重,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不平衡。其次,在刑法和侵权法的关系,以确定不同程度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在侵权法只需要一个“高概率”的标准,并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刑律的,必须严格准确。由不同的三,归责原则既因果关系,侵权法可以是一个责任,也可以是无过错责任,但在刑法中,如果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行为损害本身没有主观过错指导,在这样的信念是什么类型的故障的考虑,同时也澄清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2.3对因果关系的侵权法关系理论模型。

关于在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开发时间的侵权法较短,所以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此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的英美侵权法,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更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意义的改善和发展。

一分为二。因果关系在英美法系的侵权法,提出了“二分法”的理论。第一个层次是关系到判断是否发生第二个层次,即基础后的行为和人,法官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基础概念,法律政策公正公平的法律价值判断是什么原因,是法律上的原因或近因。这是第一责任,那么不属于行为的法律原因被排除在外,这确保了由侵害人承担法律责任,但也有规律的客观性。这可以参考的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刑事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是重中之重,这种划分对定罪量刑的司法实践有益,也有利于司法公正和法制社会的权威的维护。在文献。在参考国外这一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被视为法律上的原因,相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也可能导致事实上作为补充的基础上,但它需要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或引入太多的主观因素在法律,将不利于法律的目的和进的价值和落实。

3因果关系在刑事司法实践。

3.1在实践中因果关系的问题理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司法实践中过于重视因果关系,无论是律师,还是法官的定罪判决,注重因果关系,即存在“过分强调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一些社会不应该被制裁“的影响力极大的犯罪现象。因此,在这一现象的缺点,这种趋势正在逐渐被抛弃。有时,为了平息受害人一方情绪或平息社会舆论,没有过多的讨论,甚至忽略因果关系的问题,主观归责出现的趋势。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3.2因果关系理论。

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判断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第一步是进行判断的行为。抽象的,一般条件,而不是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但是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实现的行为和犯罪条件的结果。审判的行为应遵循结果的判断。结果,必须是刑法的危害结果有意义的评估,仅限于所造成的直接结果的行为,避免了无限扩展的因果链;规范评估最终的法律因果关系。真正的区域之间的因果关系到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步是主观因素来判断因果关系,给演员动作是容易确定,使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具有可操作性。是完美的理论,在实践中也应该敢于尝试,以及完善的理论,但也是基于现实。从现实的理论框架只是一个幻想,是不可能真的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司法实践。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分析论文

茶多糖是一类从茶叶提取出来的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辐射、降血压、抗血凝、抗血等功效,是一种极具应用和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

在茶叶的种植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大量粗老枝叶和茶叶灰末等副产品常被丢弃,另外由于人们在茶叶消费时追求茶叶的.档次,使得中低档茶叶滞销而挤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从其中提取茶多糖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则可变废为宝,为粗茶和中低档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本试验通过对粗老茶叶中的茶多糖的提取与测定,为粗茶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仪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kq-500vdb双频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机(南京易普易达科学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利科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等。

试剂:无水乙醇,蒽酮,浓硫酸,葡萄糖,丙酮,无水乙醚等,所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茶多糖的提取。

1.2.1工艺流程。

粗老茶叶-烘干-研磨-温水浸提-过滤-浓缩-乙醇沉淀-静置-离心-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洗涤-烘干-茶多糖粗成品。

1.2.2具体步骤。

称取10g粗茶,60度干燥2h,磨碎过40-50目筛,温水浸提(80度,80min,3次),过滤,减压浓缩,沉淀剂,95%乙醇沉淀,离心(4000r/min,10min)得沉淀物,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搅拌洗涤2次干燥(60度,4h),得粗茶多糖,称量。

1.3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

称取0.30g蒽酮,加100ml浓硫酸,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摇匀后置于冰箱中。

1.4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各2.0ml置具塞试管中,以2ml蒸馏水作空自,每管再加8ml蒽酮-硫酸试液,立即摇匀,冰水浴冷却。沸水浴中加热7min,流动水冷却至室温,10min后在56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葡萄糖浓度(c)作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c=105.0383a-7.2499,r=0.9995。

1.5换算因子的测定。

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茶多糖0.0102g,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然后加纯化水定容至刻度,80度水浴加热,再超声1min增溶,摇匀,制得茶多糖贮备液。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吸光度,由回归方程求出贮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测得其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因茶多糖干燥后在水中溶解性降低,故按1.2.2项下的方法制得多糖提取液取等量两份,经乙醇沉淀洗涤后,一份直接加纯化水溶解(复水性好),定容,测定吸光度和茶多糖含量;另一份干燥至恒重,称得茶多糖的干重,由二者计算平均换算因子。

1.6茶多糖的测定。

精确称取粗茶叶1g,按照1.2.2项下方法制得茶多糖,然后将制得的茶多糖溶解后定量转移于100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80度水浴加热,超声1min增溶,摇匀,制得茶多糖样品液,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茶多糖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茶多糖提取最佳条件选择。

选择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三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茶多糖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

2.2重复性。

精确称取粗老茶叶1g,按照1.6项下方法处理后重复测定6次分别计算茶叶多糖含量,rsd=0.54,表明精密度良好。

2.3稳定性。

精确吸取1.6项下制取茶多糖样品液1ml于具塞试管中,每间隔1h测定溶液的吸光度,rsd=0.23%(n=5),在5h内显色稳定。

2.4加样回收率。

精确称取3份粗老茶叶各1g,加入精制茶叶多糖约20mg,按1.6项下方法测定茶叶多糖含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范围为98.86%-102.32%。

3结论。

本实验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粗老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由正交设计得出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粗老茶叶中茶多糖含量较高。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摘要: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如新闻、文秘、旅游、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来说,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作品学习中对当代高职生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通过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来提高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如何在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赋予其现代性的阐释,进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等问题,已成为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重大教改课题。

关键词:古代文学多媒体运用思考。

一、古代文学课运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量大、视听效果丰富多彩。

从配合教学显示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因此,多数院校都在尝试把各科由原来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实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课程。因它有文言文表达、文字艰涩、口头传授不易理解的特点,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这一过程是大多是口授加大量板书完成的,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其次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作品背景知识方面,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凡古代文学史上涉及到的文化建筑遗迹、佛道神像、书法真迹、美术作品、塑像形状、地理版图、综合图表,甚至舞台戏剧中生、旦、净、末等角色形象,电影动画片段等等。

那些难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难题,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里均可得到生动直观的演示。例如在讲《项羽本纪》时,要想全面分析理解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就必须清楚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刎等几次主要能显示项羽功业盛衰事迹的战争过程。我在用课件展示图像画面时,以时而高昂、气势磅礴,时而沉闷、呜咽悲壮的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衬托,依故事情节配合简要的文字提纲,依次出现项羽、刘邦、张良、范曾等人物图像,同时显示几次作战路线的地理图,最终营造出项羽兵困垓下,突围无望时与虞姬对舞悲歌的画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别姬的剧照中,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时,项羽内心的悲壮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

教学实践证实,当多媒体课件将古代文学所揭示的距今几千年的远古科学及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幅幅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激荡着学生的视听神经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将文学知识与艺术鉴赏交相辉映,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更能凸显古代文学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基础上对作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但对作品本身的这种情景创设与再加工,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作家作品的独特理解,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师翻阅大量相关书籍,提高教学视野。

(二)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颇多。

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首先在授课教师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几乎到了非多媒体不用的状况,甚至多到以课件代替教师讲授的程度,更甚者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面画的漂亮、新奇、动感上,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老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下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古代文学作品因内涵丰富,对它的阐释与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非但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同时,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式,则又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时的失误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课件制作水平的无能保证,而强烈的视听效果却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功能,还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甚至导致对作品的错误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在古代文学课中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综合考虑,突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古代文学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讲授与演示,合理搭配。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所有的教学工具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而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讲授是教师个性化授课风格的展示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灵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甚至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古代文学教师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来使用多媒体课件,即以教师智力资源优势引导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针对性地发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信息和教学质量,使课件成为反映教师理念和思想的手段。切忌只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而脱离了作品内容,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希望能通过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宽学术视野、增大知识信息传达、优化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能创造性地以阐释激活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这才是古代文学课件追求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在中国佛经翻译发展史上,从最初的汉译佛经开始,就出现了文与质的区别和论争。文与质不仅是翻译方法或风格的分歧,更是在译入语的操纵下,译者如何选择文或质的翻译策略,然而文与质的相别相争最终在玄奘新译中实现了相合相融。

学界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研究,一般都要追溯到汉译佛经。佛经翻译自东汉桓帝末年开始,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期业已势微,至元明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在历时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中,文与质的相争相融贯穿始终,成为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在本论文中,笔者拟从文质之别、文质之争和文质之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与质。

一、文与质之别。

文和质这两个概念源于《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孔子看来,文指的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而质则指仁义之类内在的道德修养。由原意引申开来,文便指文章的遣词造句等外在形式,而质则指文章的中心内涵等实质内容。而吕则认为,“文是修饰,在翻译时修辞力求与汉文接近,质就是朴质,在翻译上忠于原本,采取直译的方法,与汉文就有一些距离,比较艰涩难读”。在其看来,文即意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有所改变;而质即直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然而,直译并不意味着译文没有任何润色修饰,意译也并不意味着译文一定要文采飞扬。译文的华丽或质朴,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自身的特点,而非翻译方法。因此,文质和直译意译不可简单的画等号。

围绕着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中国的佛经译者大抵可分为文质两派。如以释道安为代表的佛经译者为再现佛经原作的本来面目,多用音译,虽晦涩难懂,尽显朴拙,但也存其真质,翔实可靠,因而被归于质派。

释道安(314-385年),东晋前秦时高僧,常山扶柳人。道安是质派的典型代表,十分强调原文的作用,主张严格的直译,反对删削原文,其著名译论当属“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中的“二失本”和“一不易”对文质问题都有所论述,“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然般若经三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而随后以支谦为代表的.佛经译者,则主张删削原文,并对译文加工润饰,但凡有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减,重新用汉语表达,所译佛经文辞华丽简约,通俗易懂,因而被归于文派。

支谦,又名越,字恭明,原为月支人,生于中国,深受汉文化熏陶。他主张对译文加工润饰,让接受佛经的大众看懂,所译佛经简略文丽,易被汉人接受。支谦在改译支谶翻译的《首楞严三昧经》时,凡是支谶译文中辞质多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去,重新用汉语表达。一些人名,如须菩提舍利佛等,支谦也用相应的汉语释义,翻译为善业和秋露子。《合首楞严经记》赞扬支谦“才学深,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二、文质之争。

所谓文质之争,指的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两大派别围绕佛经翻译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论争。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先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质派,其译法相对保守,采用的是再现佛经原文精华的音译。须知在佛经翻译初期,译者进行的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难度极大,而且佛经翻译者皆为信徒,对佛经原文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逾越,再加上佛经的最初译者大多为自西域、天竺而来的僧侣,其汉语水平十分有限,因而,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质派最先出现,并在最初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佛经翻译实践的发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人不断改进,为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进而出现文的倾向。这些文派的佛经译者,或生于中国,或久居中华,因而对汉语及汉文化都有较深入的了解,所译经文也就更倾向于汉语,于是在质派之后,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又出现了文派。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关于文质最早的一场争论出现于公元224年。当年,天竺译者维祗难将《法句经》带到武昌与竺将炎共译;之后,让“学深澈,内外备通”的月支译者支谦对其进行校译,没想到一开始,支谦就批评竺将炎“虽善天竺,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嫌其所译“其辞不雅”。维祗难替竺将炎辩护说:“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者,当今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认为佛经的翻译贵在质朴,不加文饰。维祗难的观点得到其他译者的赞同,他们纷纷举出老子和孔子的言论来说服支谦:“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译经达。”最后,尽管支谦让了步,但是他的翻译理论却在此后的佛经翻译中逐渐占据上风。这便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早的一次文质之争。

在这场文质之争中,两派争论的焦点不仅是译文风格的质朴或华丽,更有翻译手段和价值取向的分歧。但从文化背景来看,这场争论实质上是关于保持经文原貌和译文汉化之间的抵牾,同时也是译者对于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的争执。事实上,通过对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的追溯,不难发现,文质之争自始至终伴随着佛经翻译,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从最初的以质为主,到后来的以文为主,最终在唐朝的佛经翻译中走上文质融合的发展道路。

三、文质之合。

到了唐朝,佛教传播在中国进入了全盛时期,佛经翻译也达到了顶峰,佛经译文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家――玄奘。玄奘对待佛经的翻译态度极为严谨,再加上他身为佛教高僧,熟知佛教义理,精通梵语汉语,因而对佛经翻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玄奘既不属于质派,也不属于文派,而是对文、质两派的思想进行了融合,兼备文质的优点和长处,至此,翻译思想已臻于成熟。慈恩宗曾评价玄奘译文说:比较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

所评:“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中国的佛经翻译到了玄奘那里,达到了巅峰。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东盟舞蹈文化是具有神秘的东方色彩文化,东盟国家包括与我国临近的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东盟艺术丰富多彩、内容独特,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在东方舞蹈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东盟的经济交流必然伴有人文艺术以及其他交流,使国家与国家在交流中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同时加深中国与东盟等国家人民的感情,而舞蹈是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舞蹈是承载国家文化的无声语言,加强双方的舞蹈交流可以促进国家与区域间各个领域的合作,是全球化、区域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交流的意义。

东盟各国在地域上与我国广西、云南很近,而且东盟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民族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相互交融,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给亚洲以及世界文化艺术增加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同时促进各国的艺术交流与学术活动。

中国与东盟各国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各国的教育,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新的舞蹈文化形式。中国与东盟舞蹈院校的频繁交流,有利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教育发展历程。近年来广西各大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进行学术访问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舞蹈文化与东盟舞蹈文化进行相互学习与展示,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与东盟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带动了两国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二、中国与东盟舞蹈的共同之处。

中国以及东盟国家在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交流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与东盟文化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佛性”的传承。

东盟国家的舞蹈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影响,这种外来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已经融入到东盟各国当地的民族信仰和民族风格,印度宗教文化与东南亚地方特色文化中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风格,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文化的传承范围,同时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增姿增彩。佛教宗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印度在地理环境上非常相近,从古至今都有频繁地经济、文化交流,印度文化主要以佛教的形式传入我国,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的宗教以及艺术发展。印度文化的传入,是中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就在中国广为流传,当时的皇帝也信奉佛教,寺院发展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燕乐以及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有佛教色彩的舞蹈,可见佛教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的。

三、东盟代表性舞蹈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

1.教学内容丰富、新颖。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外国民间舞课程中学习了解欧洲的民间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其他国家的舞蹈,所以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舞蹈了解也不多。东盟各国民间舞蹈课程的开设丰富了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课程,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了解、掌握东盟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独特的舞蹈文化,我国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引进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舞蹈课程体系,将东盟舞蹈文化融人到课程实践性教学中,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我国高校中推行“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设置,推进东盟各民族舞蹈在中国的交流与传承。有助于我国文化艺术界研究东南亚十国民俗舞蹈文化。比如泰国、越南等东盟舞蹈教学,将两国的经典原生态民俗舞蹈添加到高效课堂中来,设置特色舞蹈专业,使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旅游业以及社会团体的活动。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特色,促进东盟舞蹈文化教育的实施,各大高校进行民族风情舞蹈教学时,要依据创新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实用性强的东盟民族舞蹈课程,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

3.创新教学模式。

(1)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舞蹈专业学生。

广西与东盟在高校中开展舞蹈文化交流课程,通过各种方式把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舞蹈文化及舞蹈形式设置在我国高校学习课程中,为中国学生学习东盟舞蹈提供便利的条件。在设置课程时,多设置一些实用性与应用型的舞蹈课程,不要过于理论,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关于宫廷与民间舞蹈风格的舞蹈类型,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能为中国学生了解东盟各国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条件,院校要多开设一些实用性的舞蹈课程,促进年中国-东盟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2)培养地域性民俗舞蹈人才。

各大高校要定期与东盟各国的高校进行联谊活动,定期深入东盟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理论研究,收集和整理东盟各国间的民族特色舞蹈形式,再结合当地文化艺术特色进行舞蹈创新,打造新型民间舞蹈课程实践性教学。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使地方性特色舞蹈教育更加具有特色。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使东盟舞蹈艺术促进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四、东盟舞蹈文化在我国高校的实施。

1.教学方式的改变。

(1)改革教学方式。

以东盟等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各个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具有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改革试验,寻求一条中国-东盟舞蹈改革之路,是东盟各国的特色舞蹈专业融入到广西地方性民族舞蹈中来,促进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

(2)开设特色舞蹈课程。

各大高校要积极改革传统的以欧美民间舞蹈为主的课程教学形式,在外国民间舞蹈课程中多增加一些东盟国家的地方特色性民间舞蹈组合与元素,打造特色精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创新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实用性的教学理念。

(3)加强国际交流活动。

在各大高校的舞蹈专业中,加强广西民间舞蹈与东盟民间舞蹈的对比研究,加强国际交流活动,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掌握他们各自的发展特点,对这二者的舞蹈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学习与研究中更好地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进行东盟舞蹈教学时,教学内容要以具有东盟民间特色的舞蹈为主要素材,比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特色民间舞蹈。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各国的文化特色,结合各国民族音乐材料、民族舞蹈材料等进行设计,真正的打造一流的教育、先进的教学,为中国-东盟的各项交流活动提供良好的契机。

3.教学理念的改变。

对教学理念的在设置,目前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蹈课程在各大高校教学实施非常普遍,为东盟等国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舞蹈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可以从实地考察、调研活动中了解东盟各国的音乐、舞蹈文化特征,把东盟舞蹈的精华带到课堂中去,使学生的舞蹈更加精湛、纯属。

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为出发点,坚持民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发展,依据东盟当地各个舞蹈文化特点,结合高校的教学特点以及高校的地方性特点,打造特色、新型民俗音乐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地方性特色,与实用性特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促进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改变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外国民俗音乐舞蹈,丰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教育的空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五、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1.传承区域文化。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族构成、历史渊源、经济模式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点。在舞蹈文化传承方面,可以进行适当的实地考察,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历史、音乐特征、以及民间特色舞蹈,收集著名的舞蹈视频,整理出一套关于东盟各国舞蹈特色的教学材料。再将这些材料结合中国的民间舞蹈特色,整编出一套具有中国与东盟特色舞蹈专业的课程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以及艺术特点。尤其是关系特色舞蹈文化的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使之走进高校课堂,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将各国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西各地旅游区、文化区、生态区进行展演,是中国特色舞蹈与东盟各国的独特舞蹈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广西舞蹈文化盛宴。

2.传承特色文化。

东盟舞蹈文化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泰国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等舞蹈元素中都与宗教有关,也就是说这些舞蹈无一例外的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印尼的面具舞、巴厘舞等舞蹈也深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舞蹈元素主要来源于印度民族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与印度文化是东盟舞蹈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说佛教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进行舞蹈文化交流时要特别注意宗教文化的传承,在高校教育中多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来源,抓住舞蹈的特色,积极传承具有文化特色的舞蹈。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为汉语言本科留学生开设的文化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在国家汉办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表述为: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使外国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调查,尝试找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主要是围绕留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相关情况进行的。调查的对象是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的学生,他们都已经学过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式,我们了解了留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关于认识方面的几个问题有以下一些。如第一题“对我来说,古代文学课是一门的课程”,9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难和非常难;第四题“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是()”,有61%的学生认为重要或很重要;第七题“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对你将来的工作有帮助吗”,82%的学生认为可能有帮助,1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由上可知,留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实用价值是心存怀疑的,但对于课程的重要程度还是基本肯定的,原因是留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课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门课对于留学生来说难度之高,在学生的选择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绝不是件轻松的事。学习者是否能学好一门课程,跟其对这门课的态度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了不少有关学习态度的问题,如第三题“我学习这门课是为了()”,这道题采用了多选的形式,95%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考试,得到学分;60%的学生选择了让自己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26%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有吸引力。第六题“你对中国古代文学课感兴趣吗”,只有26%的学生表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其他学生则表示一般甚至不感兴趣。第五题“如果学校有古代文学的讲座和活动,你愿意参加吗”,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第十七题“课外遇到关于中国古代的影视作品时,你是否会观看”,21%的学生表示会很有兴趣地观看,79%的学生则表示可能会看。对于每周3课时的古代文学课的课时安排,85%的学生觉得正好,只有15%的学生觉得太少。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通过考试拿学分,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兴趣是不太浓厚的。在访谈中有学生谈到不感兴趣的原因:“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传统的文化有些无聊,我们更喜欢流行的。”但如果表现形式比较有吸引力的话,例如精彩的影视作品,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观看的。仅仅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的教学,加上留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陌生感,要达到大纲设定的目标几乎不可能。但另一方面,学习者对于通过增加课时提升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掌握水平也并不感兴趣。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了解了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认识和态度之后,我们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反思和新的尝试,希望能激发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热情,使这门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在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属于留学生文化课课程系列。它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及有代表性的作家,并要求重点学习诗歌、散文和小说三类体裁的`作品。根据这一课程目标,国内出版了不少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材,如:宋尚斋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欧阳祯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王庆云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分诗歌卷、小说卷和散文卷)等。这些教材内容全面而丰富,但实际使用时,由于课时有限,有时连一半的内容都无法涉及,自然也就很难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了。实际上,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就必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但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背景内容知之甚少,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国古代一些特别强盛的朝代名称上,知道一些具体情况的学生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形成连贯的“史”的观念了。缺乏基本的中国历史知识,让文学史的学习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得不放弃这部分的内容,而把重心放在著名作家作品的介绍上。另一方面,在大纲要求的三类文学体裁中的散文和小说,一般来说原著文本都比较长。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又少得可怜,即便给出注释,其独立阅读也相当困难,自然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了。在散文中,诸子的散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有的是语录体,有的是截取一段故事,自成一章,作为留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被接受。其他类型的散文,一般篇幅较长,且用典之处比比皆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几乎无从入手。而四大名著之类的小说,即便是节选,也得3000—5000字才能在情节上独立成章,这样长度的篇章对于留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因此,只能采取视频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画面和简单的人物对话来理解故事情节,品味作品的趣味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自编了一套中国古代文学讲义。首先是大大减少了学习篇目,讲义分为八章,共20篇作品。其中诗歌四章、戏剧两章、散文一章、小说一章。在选取作品时,主要考虑与现代生活有相通性的作品。题材主要为爱情、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三个方面。爱情题材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戏剧《牡丹亭》;汉唐宋诗词中的《上邪》《江城子》《鹊桥仙》等。关于人生哲理的有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选段;曹操的诗歌《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关于社会问题的有《感天动地窦娥冤》。从体裁方面来看,选择了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四类作品,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诗歌和散文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理解;戏剧小说则是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大概了解故事情节和作品主题即可。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诵读作品的基础上,了解作家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希望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与语言课的教学方式差别很大。语言课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生词和句型,因此生词学习、语法学习、生词和语法的操练等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古代文学课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主题。其中出现的古汉语词汇只要求会读并明白意思,不要求能运用。同时,这门课与中文系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也相差甚远。一般来说,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不能诵读的字词大约只有5%左右。但对留学生来说,即便最简短的诗歌作品,不能诵读的字词也有30%—50%。对于字词的理解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数学生寸步难行。因此,探索适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1.重视诵读在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上首先是重视作品的听和读。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和戏剧都是韵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节奏的规律和音韵的变化,从而欣赏作品的语言之美。尽管古代汉语生僻难懂,但是在标好拼音的基础上进行朗诵,对留学生来说,也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了,而是为他们找到了一条接近如此难懂的中国古代作品的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文本,画出不会读的字词,然后播放配乐的诗朗诵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录下生词的拼音。反复两次以后,请学生轮流朗诵诗句。在学生个别朗诵的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纠音。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也会提出疑问,老师也能及时解答。最后,教师再进行一次示范朗读,同时对作品中的重点、难111点字词再一次加以强调。最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朗读整篇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开口的机会,真正接触和感受作品,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为了激励学生认真朗读作品,笔者在期末考试中特别设置了一道朗读题。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够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种感官并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其一,在朗读作品的部分,老师让学生对照文本,聆听名家吟诵的录音。有的是清晰的朗诵,有的是配乐吟诵。学生在接触作品的开始就能体会到诗词本身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又掌握了作品中字词的发音。其二,当代流行歌曲中有许多歌词是源自古典诗词作品的。如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源自《诗经?蒹葭》,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此外,王力宏的《在梅边》、动力火车的《当》分别是从《牡丹亭》和汉乐府民歌《上邪》中找到灵感的。当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时,给学生听听这些流行歌曲,能一下子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其畏难情绪。其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大多数戏剧和小说都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戏剧和小说的文本都比较长,但故事性却很强。前者对留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后者却是文学作品最容易吸引人的方面。在戏剧《牡丹亭》的讲授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看了一段约6分钟的音乐视频,视频中仅仅用音乐和人物的行动展示了该剧的基本情节,并没有人物的对话。这样一来,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作品的大概内容,而且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学生彼此之间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意义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激发了大家进一步了解原著的兴趣。在文本教学中,笔者又将其与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相结合,让学生在人物具体动作的帮助下理解唱词,大家边看边猜,整个学习过程很有趣味性。由上可知,多媒体技术在许多环节对教学有较大帮助。

3.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各类资料,这为古代文学的学习也提供了不少便利。要想理解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就必须了解其背景资料,但大量的中文背景资料对留学生来说又会形成沉重的负担,因此,让他们查阅母语的相关资料就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例如学习《庄子?齐物论》(节选)时,课前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庄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让学生搜索各自国家的网站,阅读用其母语撰写的“庄子”的介绍。原本庄子散文思辨性较强,了解其内涵的难度较高。但学生在阅读了其母语相关介绍后,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在理解了字句基本意义之后,对文章要表达的哲理就基本有所领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在查找了母语资料之后,还要求学生翻译成中文,并能表达出来。期间,学生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这也是学习汉语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三)巧妙利用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一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重视的部分。怎么考、考什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们让这门课的考核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期末考试。其中,课堂出席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堂测试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首先是课堂小测试。文学史知识是这门课较难的部分。课堂上,我们采用了阅读理解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段文章后回答问题,提交书面答案给老师,作为一次小测试,计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因此,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这部分学习内容,效果远远好于老师讲解、学生听。其次是回家作业。回家作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例如,曹操的生平、《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人物趣事、苏轼的婚姻情况等,都要求学生在自己国家的网站上用母语查阅相关资料,并翻译成汉语。大多数国家的学生都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国家网站上还有中国古代有名人物的介绍,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找不到相关的母语资料,只能查阅中文资料了。二是写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例如结合《牡丹亭》的作品内容谈谈对作品缘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理解。这是一个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写出自己感想的练习。再次是期末考试。我们在其中设置了一个朗读作品的环节,要求学生在没有拼音的帮助下,独立朗读出作品。整个学期我们学习了8个单元的内容,其中一个小说单元没有朗读的任务。考试时,学生在7个单元中抽签选一个单元,要求朗读出没有注音的文本,错一个字扣2分。在以往的考试中,有少数的学生得到了满分,也有一些学生得0分。由于设置了这个考试项目,学生对作品本身的认读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作品的理解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尝试,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已经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好评的课程。“尽管难,但还是很有趣”,学生在访谈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尽管学习的总课时不多,但却能给学生传递许多人生的奥义。首先,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师生共同全情投入、教学相长的课程,不应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一门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本国曾经翻译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友好互通、源远流长,教师则能接触到中国典籍在世界各国传播的资料。其次,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阅读和口头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把许多母语的资料翻译成中文才能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这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翻译技巧。在低年级的时候很难训练的一项重要技能———翻译,在这门课上可以得到不少锻炼。再次,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用心感受文学之美,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得到滋养,让学生在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启发,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将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论文

俄国文学历史尽管历经了千年,不过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文学相比较,其独立发展的完善的历史也只有近两百年,特别是其兴盛的历史仅有一世纪。不过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发展却突飞猛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文学思潮,古典主义就是比较著名的其中之一。

古典主义是一个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其形成在18世纪初期,在迅速发展的民族意识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在欧洲国家普及。国家的中央集权制要求对法律进行理想的解释,才能得以确立和巩固,从而让人们尊重国家的权威,以国家权益为主,让卑微的情感听命于高尚的理智。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应运而生。

18世纪彼得一世时期严格执行各种改革,倡导科学,简化俄文字母,出版报刊,还提倡翻译西欧著作,在俄国文学的发展中有着卓越的功勋。不过在当时,俄国文学正在古代文学迈向新的内容和形式,处于一个尚未稳定的过渡阶段,因此,产生了俄国古典主义的萌芽,逐渐出现了探讨古典主义的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18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专制制度日益得到巩固,同时受到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俄国古典主义,一直持续了一个世纪。

在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下,所倡导的思想是商业资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古典主义的创作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因此,俄国古典主义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艺术创作风格,排挤斥逐情感、想象及个性特点,其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现象,包含了现实主义因素。欧洲古典主义传入俄国时,俄国文学并没有对其排斥,而是将欧洲古典主义思想与自身持有的民族意识进行融合,因此,俄国古典主义既有欧洲古典主义的特征,又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学特点。

俄国古典主义继承了大部分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大部分特点,特别是法国文学。比如严格遵守逻辑、体裁规范,提倡理性,突显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等等。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开始就饱含战斗性,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激情及公民精神。俄国古典主义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安季奥赫·德米特里耶维奇·康捷米尔,其并没有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给予关注,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严酷的现实本身,在他的笔下,充满了肆无忌惮的愚昧势力对安分守己的进步人士的扼压。同时他还申饬俄国文学要勇于揭露社会的弊端。

俄国古典主义文源于现实生活,揭示当时的社会状态。俄国古典主义有着很大的进步精神,其同情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抨击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其将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了阶层之上。此外,俄国古典主义文学与其之前的民间口头创作有着很大的关联,取材也多为本国历史,与法国古典主义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大不相同。

古典主义兴趣和发展于法国,因此,通常认定法国古典主义是标准模式,俄国古典主义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其严格按照体裁把全部作品进行归类,同时任何一种体裁都具备自身恒定的标准。从古典主义的作品内容上来看,抽象和概括性的思想是最有价值的,而具体的和详尽性的则是没有价值的。古典主义的体裁主要有三个层面,同时也被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国家纪事题材的高级体裁、思想与追求冲突题材的中级体裁以及滑稽式的生活事件的低级体裁。高级体裁是针对特定的哲学问题或者是国家大事来表达高尚情怀的颂诗和史诗;中级体裁涉及的范围相对多一些,有悲剧、有情感与义务的斗争和“高雅”抒情诗等多种形式,比如田园诗、牧歌等等。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暴君的横行霸道,义务的表现形式是爱国者的明德惟馨,因此,古典主义的悲剧大部分都涵盖了爱国主义,向往自由甚至是革命倾向;低级体裁主要是反映社会公民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寓言等等。

俄国古典主义的第一批代表人物是康捷米尔、罗蒙诺索夫、特列季亚科夫斯基。他们效仿古希腊罗马文化题材、思想、语言结构等等,与本民族的文学创作融合,对诗学和体裁进行改革。他们构建了文学体裁体系,探讨了公民道德理想和英雄主义的思想观念,繁荣了诗学文化,善于展示人的精神世界。俄国古典主义呈现了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揭露性,一种是颂扬性。

三.结语。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是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一部分,其形成于18世纪初期,并且占据了俄国文学半个世纪的主导地位,俄国古典主义尽管效劳于王权,但却不同于法国古典主义的虚张声势,更多的反映了民族意识和坚韧的民族精神。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俄国文学的改革,赋予了俄国文学蓬勃发展的力量,是俄国文学向欧洲文学靠拢的里程碑,也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俄国成为国际上的文学大国。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新材料和包装新技术在我国商品包装形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这也使得很多商品包装盲目追求奢华,从而将失去了地域特色以及文化底蕴,进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得不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而包装设计教学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因此,应当加大对包装设计教学的分析和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包装设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包装设计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包装设计人才的教育,应当把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其教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强调以文化特色、人文历史、民间传统艺术作为包装设计教学的资源来进行教学。这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包装设计教学,能够对其中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精髓进行讲解。再结合包装设计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引导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实现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并促进其对于这种文化的运用。

(2)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能够体现出办学的特色。很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都一味的模仿名牌学校,将别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到本院校,体现不出自己院校的办学特色。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定位和方向,能够促进本院校文化内涵以及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根据本院校的优势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向,体现出本院校的办学特色。这对于包装设计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应当根据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来办学,其设计教育应当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艺术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在内,其发展不能够脱离国情特色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教学,不仅能够体现出办学特色,而且对我国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摘要]“文”与“质”一直是古代文艺观中,争论的重点。不论是从以质为主还是以文为主,都是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下,对文学作用的不同追求。而“教化”与“审美”则变成了其中的重点。

[关键词]教化;审美;社会功用。

在古代文艺观中,一直存在着对“文”的追求和对“质”的追求两种理念。由此古代的文学作品上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不同理念下各自的特点和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对古代“文”与“质”的文学观进行一下探索分析,从而更好的把握这两种形式对今天文学作品现实意义所产生的影响。

“文”在《说文》中解释为,错画也,象交文。故以有纹理之意,《易·系辞》下中有其旨远。其辞“文”之词,便有华丽之意。《孟子·万章》上也提及“文”这一说,这里除了指偏于形式方面的事物外,还含有美、誉、漂亮等意思。从《说文》中对“文”的解释到作品中“文”的体现,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文学当中,“文”是表现文学作品的华丽秀美,词藻丰富。

“质”,《说文》中解释为以物相赘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到“若仆大质已亏缺矣”的质,便是朴实,与文相反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文学当中,“质”趋向表现为作品语言的质朴,形式简洁。在思想上,“质”更是体现载道与教化相结合的社会功用方面的意义。

同时,也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念中产生了重文与重质这两种文学倾向。

一、从“文质相合”到“质朴之词”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质”说观点,他认为“文章的内容胜于词彩,则过于质朴。文章的词彩胜于内容,则过于虚饰,浮夸,而不实在。只有外在与内在相伴,才称的上合适。”这也就成为了早期“文质相合”的理论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魏时的曹丕也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因为在魏晋前期,普遍的士人还都用作品表现民生,讽喻社会,他们是借助文章的讽喻来达到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也就为“重质轻文”的理论建立了文学基础。

汉朝王充在《论衡·超奇》中就体现出了“质”胜“文”的观点,“有根株于树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菜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在表里,自相副称”。虽然他也把“文”与“质”看成是相互依赖的,但在这段话中,王充认为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质”——内容。其载道的政治教化意义。若不顾及文章的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文艺作品无论其辞藻多么华美都是“有皮壳于外”。所以注意内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文章的词彩。

从孔子“文质”,曹丕的“载道”,再到王充《论衡》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在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文的存在,他们把文学的政治功效与文学的审美功效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在外在形式。语言华丽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文章的本质内容。

而墨子的文章则是脱离了文的华茂。体现出一种质朴与实际效用的文学观念。正如墨子在《非乐上》中所说的,“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这里的意思说出了墨子对言辞富丽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美。而他则认为这并不是属于真正的美的文章。

重质轻文除了受到文学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政治基础对其的影响。从孔子时期,到魏晋前期,再到汉朝的前期,以曹丕,王充为代表“重质”的这些人。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把文学单一的看成一种具备审美功效的东西,实际上他们是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载体。因为在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下,文学必有着它现实的政治意义,这使得它所承载的意义要远远高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这种高于文学本身的意义,便是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关注,对人自身的内在思想的关注。也正是在这种时代下使得文学作品的本身审美价值成为了第二位。而教化,关注实际和关注人自身就成为了其主要内容,这也就形成他们文学作品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文”以载道的观念,便作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忽视了文学作品审美功能,使得文艺观从“文质相合”而走到了“质朴之词”,“文”以载道的观念更注意了文学作品内容的政治教化作用。

二、从“文辞秀丽”到“靡靡之音”

而与之相反,重文轻质的文学风格也作为一种理论观,存在于古代文学观中。他们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为其基点,减弱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他们更注意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而其内容却很空泛,对社会现实的讽喻意义也在减弱。

(一)“质”的教化功用的淡失。

就如汉代的'大赋,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言语的华美,结构的宏大。一句“可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就是其汉大赋语言和结构的代表形式。刘勰评其为“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班固《汉书艺文志》评其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宏衍文词,没有讽喻之义。”其后文学作品的形式更是有骚体赋,“九体”“七体”赋都相继的出现更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样式,再语言上和文学作品的形式上更是把“文”的这种审美功能表现出来。

直到后来的梁陈为代表的宫廷诗,也更加注重文学的审美功效,而其对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则彻底的失去。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他们更多是对女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审美关照,通过艳丽的辞藻和声色来推动形式。这时的文学作品更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他们忽视了文艺作品的政治教化意义,而更加注意了文学的娱乐性,审美功能。

以谢眺,王融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更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与娱乐性放在了首位。其文章的风格也不再着眼于对人的教化作用而是更加追求文章的形式与语言的新奇,音韵的和谐。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了游戏性活动,加大了其审美的功用。“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由此可以看出,其注意了音节的顿挫,但同时过分追求词彩的华美,未免产生刘勰所说的“文贵形似”。直到萧纲入住东宫时,这种宫体诗真正的发展到了极端,这种体式也是继承了永明体的形式风格,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更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其内容上也是以女人,景物为其创作源泉,彻底的颠覆了文学的教化公用,其内容彻底的从反映现实关注社会,走向了单一追求审美性与音乐性的方向上。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所说,“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以穷力而追新”。颜之推也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这就充分说明了,永明时期的官体诗人对文学作品娱乐性与审美功能的注重。

从这些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文学观念下,已经完全把文学作品当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形式,语言,都给人呈现的是一种美感。它所注重的不再是对社会有多大的教化作用,而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娱乐价值,这就使文学从政治上剥离出来。展现出一种单纯的艺术样式。这种文学与政治相分离的现象,也许正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的松懈、糜烂的上层生活,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才会产生这种新的审美需求。但也正是这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才会对后来的文学观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物的描写细致及扩大文词的丰富性。

从后梁的宫廷诗到以后的谢眺,王融他们在内容上不再是对家国社稷的关心,而是转移到了,或是宫廷、或是美女、或是山水园林上来,要不就是抒发自己个人的离情别意上来,这与重质轻文理念下的“家国”的内容为主要表现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质”的内容上的局限,也必然促使着他们对所描写事物更加细致入微,想出那些“重质轻文”下不可能出现对物的细致描写的词语,这使得词语的丰富性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新鲜性。对那些曾不能用言词形容的物品,出现了新的词语对其形容,这样描写事物的复杂性也得到了解决。

而对这种山水或器物,宫廷美女的描写,也促使他们对美进行了重新的价值评判,追求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他们把这种美的景色与其音韵相结合,促进了四声音律的出现,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对后代文学的言语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在“文”与“质”的关系上,它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梁朝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及道“文”与“质”: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质褥、文也。这些都是刘勰运用比喻,指出了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关系。同时中国古典文学也正是在“重质轻文”和“重文轻质”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同时期下的不同文学样式。

但从整个古代的中国文学来看,还是更强调“质”这种内容上的教化作用,这种对内容上的凸显,使得形式上受到过一定的影响,即使在一些时期和流派,“文”的形式被加以重视,但“文”始终没有占主体地位。而相对于古代的西方来说,在“文”与“质”,这种内容与形式来说,形式的重视更成为了一个主要方面,对在艺术方面的成为其主要特点,从《伊利亚特》和《奥德休斯》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底浦斯王》和欧利比德斯的《特洛伊妇女》,都是运用着写作的形式,艺术的方式,来取胜的。这些作品在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都体现着“人”的性格而不是“神”的性格,而对人的教化作用确是没有显现出来。正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写的那样,把一切诗人与艺术家赶出理想国,在他看来文艺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人物,并且使谎言夹杂其中,而这种对“人”的描写,更会滋养人的情欲,使人心灵中低劣的部分显现出来。

后来亚里士多德的《诗艺》更是在其书中论述了艺术作品形式的重要性,他对文艺观的理解是文艺模仿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塑造生动的具体形象,而且文艺创作在选材方面要认真。通过柏拉图对文艺作品的批评和亚里士多德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西方在文艺创作中,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上的追求要比文艺作品的社会公用价值更为重要。

所以,窥探中国古代“文”与“质”关系和西方对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艺观念在其教化的社会功用上是占主要地位,使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在大多数时期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创作的多样性,尤其是在文艺作品中“人”的“人性”已经被淡化掉。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与“质”的论争的论文

摘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

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中国文化价值认同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

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

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

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

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

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

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

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

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

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

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

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

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

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

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

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

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

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

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

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中国文化的重塑与古代文学。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

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

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

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

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

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

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

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

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

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

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

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

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

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

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

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风的关联,等等。

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

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

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

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

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参考文献:

[2]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11).

[3]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